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品德不良”定义的批判与重构
被引量:
6
Criticizing and Rebuilding Definition of Immoral Qualit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①学生的品德问题一直是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作者
魏兆锋
冯文全
机构地区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22,共2页
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品德不良”
定义
道德评价
中小学生
德育研究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2
1
邵瑞珍主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编..教育心理学 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416.
2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05.
3
肖川著..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5.
4
罗国杰主编..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78.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N].《经济日报》,2004年3月23日第6版.
被引量:1
6
藩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99页.
被引量:1
7
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11页.
被引量:5
8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0页.
被引量:3
9
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07.
10
[英]亚当·弗格森著 孙飞宇译.《道德哲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9
1
戴莹.
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培养方式之比较[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3):20-24.
被引量:14
2
杨文革.
论法官的良心[J]
.环球法律评论,2005,27(3):324-332.
被引量:6
3
魏兆锋,冯文全.
教师的不道德行为:学生不道德行为的温床[J]
.教育科学研究,2005(7):57-59.
被引量:3
4
邓毅.
什么是宪法哲学[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4):25-33.
被引量:5
5
方维保.
论左翼文学的人民伦理秩序及其道德情感的形成[J]
.文史哲,2011(2):127-137.
被引量:6
6
刘芳,孙瑞萍.
高职参与性教学活动的交替变换方式分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12(10):130-131.
被引量:1
7
刘延梅.
主动学习研究综述及对幼儿主动学习的分析[J]
.山东教育科研,2000(7):56-59.
被引量:9
8
邓琼芳.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景交际法[J]
.课程教育研究,2015,0(6):99-100.
被引量:1
9
吴美华,魏明建.
错误契机的正激励——中职英语教学点滴[J]
.课程教育研究,2015,0(27):119-12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8
1
李玲.
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浅谈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与综合素质[J]
.甘肃教育,2003(S2):20-21.
被引量:1
2
孙霞.
论客观环境的消极因素对中小学生品德的不良影响[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4(6):41-44.
被引量:2
3
丁瑜.
家庭诸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品德的影响[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101-108.
被引量:9
4
李开泰.
家庭环境因素与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J]
.青年研究,1991(6):41-43.
被引量:1
5
左其沛.
关于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品格研究协作组报告之二[J]
.心理学探新,1985,10(3):94-101.
被引量:10
6
李铁君.
品德不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培养策略[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1(2):90-93.
被引量:3
7
朱爱远,程晓霞.
小学生品德不良问题与教育对策[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1996,0(1):38-39.
被引量:1
8
鲁洁.
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
.教育研究,2004,25(6):3-7.
被引量:316
9
欧阳琼.
学生工作:青少年品德不良的心理探因及矫正[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3):67-69.
被引量:2
10
魏兆锋,冯文全.
教师的不道德行为:学生不道德行为的温床[J]
.教育科学研究,2005(7):57-5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陈文辉,陈传锋,贺豪振,邹勇.
小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及其心理与行为适应问题研究[J]
.心理学探新,2006,26(2):70-74.
被引量:6
2
王钢,刘衍玲.
国内关于学生品德不良研究述评[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9):19-21.
3
尹红霞.
大学生品德不良的心理学分析及教育建议[J]
.高校教育管理,2007,1(2):76-79.
被引量:1
4
王兴兵.
论品德不良大学生的矫正教育[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6):39-41.
5
张珊明.
浅析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的区别[J]
.文教资料,2010(25):153-155.
6
魏兆锋.
重科学轻人文教育下的品德结构困境分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2(7):7-9.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王晓莹,王燕.
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心理学思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4(10):130-131.
2
黄河,李经天.
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对初中生问题行为矫正的启示[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6):119-121.
被引量:2
3
杨志宝.
新时期小学生德育工作研究[J]
.才智,2016,0(35):108-108.
被引量:1
4
谢芳,何明远,黄大炜,曾练平.
青少年不道德行为的成因与防治对策——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分析[J]
.科教文汇,2018(31):146-148.
被引量:1
5
王丽莎.
心理学视域下初中德育活动开展的有效路径[J]
.启迪与智慧(中),2020(10):99-99.
6
俞国良,陈雨濛.
德育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4):132-136.
被引量:8
7
王文静,谢秋葵,刘一璇.
浅议回归育德传统的中小学书法教育[J]
.艺术教育,2023(7):191-194.
1
沈颖.
后进生的转化初探[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9(11):59-59.
被引量:1
2
陈菲.
正确对待撒谎的孩子[J]
.新课程(小学),2007,0(3):9-9.
3
汪继宏.
我们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对农村小学中一些“特别”孩子的教育与反思[J]
.新课程(小学),2016,0(4):57-57.
被引量:1
4
曹凤才,岳凤英.
学生不良品德产生的原因探析[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z1):85-87.
被引量:2
5
郭淑芬.
儿童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及其矫正[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6):108-117.
6
杨喜民.
有关农村中学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探究[J]
.考试周刊,2008,0(12):198-198.
7
王兴兵.
论品德不良大学生的矫正教育[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6):39-41.
8
杨红莲.
润物细无声[J]
.中小学心理健康导航,2007(12):27-27.
9
高灵芝,马丽.
用爱感化学生[J]
.文学教育,2007(6):154-154.
10
尹红霞.
大学生品德不良的心理学分析及教育建议[J]
.高校教育管理,2007,1(2):76-79.
被引量:1
上海教育科研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