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对中美两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特定经济环境中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
出处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76,共3页
Reformation & Strategy
二级参考文献14
-
1[1]Arya, A., Glover, J., S. Sunder.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revelation principle.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1998 被引量:1
-
2[2]DeAngelo, L. E.. Accounting numbers as market valua tion substitutes: A study of management buyouts of public shareholders. The Accounting Review,July, 1986 被引量:1
-
3[3]Dechow,P. Sloan,R.,Sweeney,A..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Accounting Review 70,1995 被引量:1
-
4[4]Katherine Schipper. 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 ment,Accounting Horizons 1989 Dec. Jones,J.. Earnings man 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9,1991 被引量:1
-
5[5]Paul M. Healy, James M. Wahlen. 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st implications for stan dards setting. Accounting Horizons. Dec, 1999 被引量:1
-
6[6]Siew Hong Teoh, Ivo Welch, T. J. Wong.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long-run performance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The Journal of Finance,Dec, 1998 被引量:1
-
7[7]Sudipta Basu.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4,1997 被引量:1
-
8[8]Sunder, S.. Theory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South Western Publishing, Cincinnati,OH 1997 被引量:1
-
9章永奎,刘峰.2002.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实证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第4卷,第1期(3月),1.14 被引量:1
-
10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会计师办公室.2001c.《注册会计师说“不”——中国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分析(1993-2000)(征求意见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被引量:1
共引文献558
-
1熊艳,盛清慧.突发公共事件下的上市公司负向盈余管理研究:基于同情红利视角的解释[J].管理学季刊,2023,8(3):1-37. 被引量:1
-
2吴沁雯.少数股东损益是一种新的盈余管理手段吗?[J].会计与经济研究,2022,36(2):40-55.
-
3程新生,武琼,修浩鑫,柳扬.企业研发投入波动与信息披露:投资者创新包容视角[J].经济研究,2022,57(6):191-208. 被引量:21
-
4王龙梅,林志军,蔡晓通,常曦,张婉琪.社会信任与审计意见购买[J].当代会计评论,2021,14(2):93-113.
-
5向鑫.制度约束:数字化转型与审计师关键审计事项披露[J].财务管理研究,2023(3):87-93.
-
6卢小丽.反垄断法的颁布是否会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1):271-272.
-
7孙晓凤.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文献综述[J].财讯,2018,0(19):171-171.
-
8唐敏,徐文聪.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5):19-21. 被引量:4
-
9张兆亮.会计变更对企业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5):73-75. 被引量:3
-
10赖均青.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6):43-4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10
-
1朱利荣.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1):57-59. 被引量:1
-
2吴联生,薄仙慧,王亚平.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比较[J].会计研究,2007(2):44-51. 被引量:97
-
3冯昀,郭洪涛.亏损上市公司利用八项计提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8,22(3):89-92. 被引量:3
-
4程敏.国内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比较分析[J].商业时代,2009(8):76-77. 被引量:8
-
5孙萍,张敏.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案例分析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8):78-79. 被引量:8
-
6张昕,姜艳.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分析——基于第四季度报表数据[J].财经科学,2010(6):33-40. 被引量:14
-
7杨顺华,赵喜仓,沃夫冈.米勒.对盈余管理的再认识[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31(3):75-78. 被引量:4
-
8李国庆,张帆.新会计准则下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7):84-85. 被引量:2
-
9汪要文.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的经验证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6):84-87. 被引量:2
-
10黄新建,张宗益.盈余管理研究现状及其展望[J].商业研究,2004(4):36-3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4
-
1于佳,常树春.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解析[J].商业经济,2010(1):88-89. 被引量:3
-
2刘熔芬.浅议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及审计策略[J].当代经济,2014,31(11):114-115. 被引量:4
-
3耿歆雨.浅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J].商,2014(25):128-128.
-
4杨青莹.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及其审计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4(36):90-91. 被引量:2
-
5黄芳,章贵桥.关联交易、新审计准则与审计意见——来自2006-2012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15(6):20-27. 被引量:5
-
6马建民.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浅析[J].交通财会,2017(4):64-67. 被引量:2
-
7张军.会计舞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思考[J].中国商论,2018,0(16):118-119.
-
8赵选民,张旭霞.从“存贷双高”看企业财务舞弊——以康美药业为例[J].经营与管理,2019,0(12):54-56. 被引量:9
-
9顾天宇.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关联方交易审计失败案例分析[J].经营与管理,2020(11):42-47. 被引量:5
-
10张静,冯家硕.美特斯邦威股份有限公司盈余管理案例研究[J].内江科技,2021,42(3):78-79.
-
1田雪.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及对策分析[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8):105-105.
-
2霍建.存货舞弊与审计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8):87-88.
-
3王浪庆.民营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掏空行为研究——基于中捷案例的分析[J].财会月刊,2009(3):56-57.
-
4刘影.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手段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17):119-119.
-
5王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2):83-84.
-
6宋成业.上市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手段[J].中国农业会计,2011(1):50-52. 被引量:1
-
7李权.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手段[J].特区经济,2007(11):273-274. 被引量:2
-
8都伟杰.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及手段分析[J].现代商业,2014(3):249-250. 被引量:5
-
9何瑶辉.上市公司业绩“变脸”术—盈余管理[J].市场论坛,2015(5):59-61. 被引量:1
-
10杨成文,吴涛.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动机与手段实证分析[J].经济师,2004(6):110-110. 被引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