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旧词新义探讨
被引量:
8
Exploration of the old and new Chinese poems 'Ci'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旧词新义是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一种类型。旧词新义的产生属于现代汉语词义系统内部变化,它有很强的规律性,同时也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它的规律可以归纳为新义与旧义之间多种意义关系。认识旧词新义的规律,有助于我们认识现代汉语,尤其是认识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些特点。
作者
钟梓强
机构地区
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出处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8-10,15,共4页
Journal of Wuzhou Teachers College of Guangxi
关键词
旧词新义
旧义
新义
词义关系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1
1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写,周洪波.新华新词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7
1
沈孟璎.
新词语词义之概貌[J]
.文史哲,1986(4):70-75.
被引量:9
2
赵克勤.
论新词语[J]
.语文研究,1988(2):32-35.
被引量:14
3
杨慧玲.
前苏联解体后俄语政治词语的变化[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71-72.
被引量:1
4
曾毅平.
释“酷”[J]
.语言文字应用,2002(2):73-78.
被引量:13
5
邓天中.
英语新词的常见词汇特征分析[J]
.山东外语教学,2005,26(5):49-52.
被引量:11
6
张梅.
旧词新义的常见特征分析[J]
.语言与翻译,2006(3):24-27.
被引量:9
7
熊可嘉.
试论新时期现代汉语中的旧词新义[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169-172.
被引量:6
8
周荐.
新词语的认定及其为词典收录等问题[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3-28.
被引量:14
9
[1]林承璋.英语词汇学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10
国怀林.论新词语的确定.∥语言学论辑第2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高婧.
释例分析社会观念对汉语词义发展的影响[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S1):214-215.
被引量:2
2
吴丽荣,张媛媛.
英语旧词新义之成因探析[J]
.时代文学,2008(18):62-62.
3
张梅.
旧词新义的常见特征分析[J]
.语言与翻译,2006(3):24-27.
被引量:9
4
曾柱.
浅议现代汉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3):66-68.
被引量:3
5
邓成锋.
析旧词新义现象[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74-75.
被引量:1
6
曾柱.
“旧词新义”与新词语词典编纂相关问题浅议[J]
.辞书研究,2011(3):59-65.
被引量:4
7
高悦航.
浅析现代汉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J]
.当代青年(下半月),2015,0(1):60-61.
8
苏艳新.
试析网络热词“柠檬”[J]
.艺术科技,2019,0(6):177-178.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高婧.
释例分析社会观念对汉语词义发展的影响[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S1):214-215.
被引量:2
2
侯菁钰.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浅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2).
3
曾柱.
浅议现代汉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3):66-68.
被引量:3
4
曾柱.
“旧词新义”与新词语词典编纂相关问题浅议[J]
.辞书研究,2011(3):59-65.
被引量:4
5
邹煜,李开拓.
汉语新词语监测:监测的不只是语言——新词语监测与研究5年回顾[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5):9-17.
被引量:5
6
马忠.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语言学方法[J]
.社科纵横,2014,29(4):145-150.
7
杨洪敏,马忠.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语言风格改进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9):120-124.
被引量:2
8
马秀兰.
空间建构模式与语义跳跃——新义的在线意义建构研究[J]
.焦作大学学报,2015,29(2):22-24.
9
宋培杰.
改革开放以来“旧词新义”的义位归纳问题探析[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4):112-116.
10
卢萍.
汉英词义民族性示例及其文化认知解读[J]
.海外英语,2011(6X):339-340.
1
区淑仪.
浅谈马来西亚华语助词“着”的用法变异[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8):6-8.
被引量:1
2
赵永新.
中国语言对比研究的发展[J]
.世界汉语教学,1995,9(2):38-42.
被引量:3
3
官宁劼.
19世纪广州地区的词汇面貌及其变化[J]
.前沿,2011(8):155-158.
4
仇伟.
英语乏词义结构的习语性和习语化[J]
.外国语文,2015,31(2):83-88.
被引量:2
5
舍秀存.
Glottogram在地理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以撒拉语为例[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1):96-101.
被引量:2
6
吴颖,王敏杰.
名词向形容词的功能转变问题[J]
.汉语学习,2012(5):36-44.
被引量:4
7
武彦赟.
呼和浩特晋方言形成及词汇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5):112-112.
被引量:2
8
杨炎华.
“被+XX”的句法化及其词汇化[J]
.汉语学习,2013(3):60-68.
被引量:17
9
党聆嘉.
浅析社会和科技发展对词义变化的影响[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3):265-266.
10
孟万春.
论汉语方言变化的层阶性[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33(3):160-164.
被引量:1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