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前中国政治稳定的基本条件
被引量:
5
On the Main Conditions of China's Stability of Politic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政治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保持中国政治稳定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实现中国政治稳定的客观物质条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执政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是实现中国政治稳定的体制保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是确保中国政治稳定的环境条件。
作者
旷为荣
机构地区
韩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17-19,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关键词
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
执政水平
民族关系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11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12
1
李元书主编..政治发展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4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2
3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中央文献出版社,2∞2:90.
被引量:5
4
国家统计局发布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吆-27.
被引量:1
5
胡鞍钢.
中国实现新的飞跃关键是制度建设[J]
.科学社会主义,2004(2):38-39.
被引量:3
6
本书编写组编..《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77.
7
杨光斌著..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47.
8
孔德元著..政治社会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35.
9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曾斌译,京华出版社,20∞:170.
被引量:1
10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文件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11
1
李图仁.
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探略[J]
.广西社会科学,2005(2):181-183.
被引量:1
2
王珉.
中共八大所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综述[J]
.广西社会科学,2005(1):56-58.
被引量:1
3
路宁.
邓小平管理思想探略[J]
.广西社会科学,2001(5):7-10.
被引量:2
4
郑云斌.
试论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J]
.广西社会科学,2001(5):11-13.
5
王凤.
腐败对政府能力的影响[J]
.广西社会科学,2001(5):134-136.
6
杨海燕.
正确把握文艺广播的舆论导向[J]
.广西社会科学,2001(5):152-153.
7
李光炎.
治国理政首要之能力应是领导发展的能力[J]
.广西社会科学,2005(3):1-3.
8
张帆.
论邓小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J]
.广西社会科学,2005(3):4-6.
9
熊光清.
试论我国新集体主义的建构[J]
.广西社会科学,2005(3):13-15.
被引量:7
10
周新辉.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J]
.前沿,2005(9):25-27.
同被引文献
71
1
程晓明.
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稳定的模式分析[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3):24-26.
被引量:3
2
田为民.
政治稳定的社会心理条件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1999(2):158-164.
被引量:24
3
王运生.
中国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二重作用[J]
.政治学研究,1998(2):50-56.
被引量:12
4
吴志成.
关于政治稳定理论的几个问题[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1):105-111.
被引量:25
5
孙立平.
异质性社会·政治整合·政治稳定[J]
.学习与探索,1990(6):42-49.
被引量:10
6
郑慧.
“政治稳定”概念辩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02(4):48-52.
被引量:27
7
胡键.
信息流量与政治稳定[J]
.社会科学,2004(2):30-35.
被引量:19
8
宋衍涛.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39-45.
被引量:7
9
刘跃进.
论国家安全的基本含义及其产生和发展[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62-65.
被引量:28
10
仲逸智.
政治参与和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J]
.世纪桥,2005(3):35-3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王守智,王素华.
转型期诱导我国政治秩序失衡的变量分析[J]
.襄樊学院学报,2008,29(1):20-23.
2
蔡青竹,李尚敏.
当代中国政治稳定研究综述[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9(3):7-9.
3
舒刚.
从政治稳定到政治安全——转型期中国维稳战略的创新性转换[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3):27-34.
被引量:7
4
胡象明,罗立.
系统理论视角下政治安全的内涵和特征分析[J]
.探索,2015(4):81-85.
被引量:7
5
杨默,郭栋,龚璞.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如何影响政治不稳定风险--基于2000~2015年世界竞争力年鉴的面板数据分析[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4):96-10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王刚,杨燕颖,唐永智.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的政治安全能力研究——概念、生成机制、建设路径[J]
.国家安全论坛,2023(3):3-20.
2
肖唐镖.
当代中国的“维稳政治”:沿革与特点——以抗争政治中的政府回应为视角[J]
.学海,2015(1):138-152.
被引量:50
3
胡象明,罗立.
系统理论视角下政治安全的内涵和特征分析[J]
.探索,2015(4):81-85.
被引量:7
4
马雪松.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政治安全的内在机理与实现途径[J]
.探索,2015(4):86-92.
被引量:8
5
黄惠丹.
转型维稳下社区治理创新的内在机制探析——基于深圳市四个典型样本案例研究[J]
.领导科学论坛,2016,0(5):58-66.
被引量:3
6
张庆彩,董茜,董军.
从维稳式治理到多中心治理:群体性冲突治理的困境、超越与重构[J]
.学术界,2017(7):175-184.
被引量:6
7
范锐超.
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2016年年鉴理论研究成果综述[J]
.中国年鉴研究,2017,0(2):66-77.
被引量:1
8
刘远亮.
网络政治安全治理的网络技术之维[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4):3-13.
被引量:17
9
刘远亮,虞崇胜.
“双轮驱动”:推进网络政治安全能力建设的新路径[J]
.中州学刊,2021(6):14-20.
被引量:1
10
胡象明.
政治信任风险视角下的政治安全逻辑[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74(4):140-148.
被引量:4
1
金其高.
中国犯罪学有关问题研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89,11(3):50-55.
被引量:2
2
戴贵洲.
强化理论学习 努力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在州委党校2004年秋季主体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J]
.清江论坛,2004,0(3):4-7.
3
甘自敏.
加强党性锻炼 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J]
.求实,1993(2):28-30.
4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加强党的建设[J]
.楚天主人,2000(7).
5
组织生活提示[J]
.实践,2007(3):17-17.
6
吴灿新.
学习型政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4(5):28-31.
被引量:1
7
李春青,张波.
新时期群众路线的新课题[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0(8):30-30.
8
组织生活提示[J]
.实践,2008(3):16-16.
9
唐夫.
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
.内蒙古宣传,2001(8):18-19.
10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0,0(6):1-1.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