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7,共7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参考文献15
-
1王充.《论衡·实知》[M].,.. 被引量:1
-
2王充.《论衡·乱龙》[M].,.. 被引量:3
-
3王弼.《周易略例·明象》[M].,.. 被引量:22
-
4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译本[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4页. 被引量:1
-
5顾祖钊著..艺术至境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329.
-
6王国维.《人间词话》第6则[M].,.. 被引量:2
-
7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文化》[A]..《列宁全集》第39卷[C].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1-332页. 被引量:2
-
8列宁.《青年团的任务》[A]..《列宁全集》第39卷[C].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0页. 被引量:8
-
9P·费耶本德.《反对方法》英文版[M].伦敦,1975年.第27-28页. 被引量:1
-
10毛庆耆 董学文著.《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Z].,.. 被引量:1
共引文献35
-
1蔡钊 ,李刚 .道教之“悟”对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影响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4,24(6):172-180. 被引量:1
-
2王树人.中国象思维与西方概念思维之比较[J].学术研究,2004(10):5-15. 被引量:54
-
3顾祖钊.论中西文论融合的四种基本模式[J].文学评论,2002(3):168-174. 被引量:18
-
4陈伯海.释“意象”(下)——中国诗学的生命形态论[J].社会科学,2005(10):111-116. 被引量:9
-
5顾祖钊.论文学语言的诗意逻辑[J].文艺理论研究,2006(1):48-58. 被引量:5
-
6杨国荣.《庄子》哲学中的名与言[J].中国社会科学,2006(4):38-49. 被引量:14
-
7苏力.“海瑞定理”的经济学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06(6):116-132. 被引量:147
-
8包瑞清,景彦欣.论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的创造[J].广东园林,2006,28(6):4-6. 被引量:1
-
9陆杰荣,王雅.“概念”与“生活”:中西方哲学辩证法之基本旨归[J].社会科学战线,2006(6):6-9.
-
10包瑞清,马俊峰.基于“人水关系”的水景营造[J].广东园林,2007,29(2):19-22.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48
-
1朱立元.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问题的思考[J].文学评论,2000(3):5-14. 被引量:102
-
2敏泽.综合创造论与我国文化与美学及文论的未来走向问题[J].文艺研究,1999(3):60-72. 被引量:13
-
3钱中文.再谈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J].文艺研究,1999(3):73-88. 被引量:29
-
4高楠.中国文艺学的转换之根及其话语现实[J].社会科学辑刊,1999(1):128-134. 被引量:13
-
5曹顺庆,吴兴明.替换中的失落——从文化转型看古文论转换的学理背景[J].文学评论,1999(4):69-80. 被引量:45
-
6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J].文学评论,1999(2):5-19. 被引量:117
-
7张海明.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思考[J].文学评论,1998(1):124-136. 被引量:8
-
8毛宣国.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重要选择──谈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古代文论的沟通融合[J].文艺研究,1998(6):2-11. 被引量:4
-
9党圣元.传统文论范畴体系之现代阐释及其方法论问题[J].文艺研究,1998(3):12-21. 被引量:16
-
10顾祖钊.谈“中西融合”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J].小说评论,1997(3):87-9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7
-
1张金梅.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及其融合中西文论的努力——以钱中文、童庆炳为例[J].当代文坛,2005(6):9-11. 被引量:3
-
2靳义增.建构中国文学理论的目标与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3):77-80.
-
3孙红震.中国现代批评理论的本土化批评扫描——以意境论批评、感悟式批评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3-97.
-
4张金梅.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研究十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6):74-77.
-
5刘飞,赵凯.由批评的历史到历史的批评:中国古代文论体系构建研究的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6.
-
6方国武.“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实践成果探析[J].文化与诗学,2009(1):286-298. 被引量:2
-
7刘春丽.重建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的几点设想[J].魅力中国,2010,0(5X):82-82.
-
1寇国庆.后殖民理论:中国文论建设的另一种视野[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6):16-18.
-
2世纪交汇处的反思——“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评论,1999(1):129-132.
-
3赵科印.中国文论建设哲学基础的反思[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807-810.
-
4刘平平.理论之后的中国文论建设研究综述[J].北方文学(下),2015,0(1):123-123.
-
5王辽南.世界性·创造性——关于21世纪中国文论建设的两个着力点[J].文艺评论,2001(2):4-9. 被引量:3
-
6杨松芳.20世纪西方文论的嬗变及其对中国文论建设的借鉴意义[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91-94.
-
7张海明.走向比较诗学[J].文艺研究,1997(6):27-35. 被引量:3
-
8杨馨.新世纪中国文论研究述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0):48-50.
-
9孟松.李白、海亚姆饮酒诗之比较[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1):25-27.
-
10涂冰,戎飞.西方文学中海原型的精神内涵[J].文艺生活(中旬刊),2009(3):55-5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