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经学到诗歌诠释学——以《钱注杜诗》为中心考察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谈中国文化,离不开经学。离开经学,也说不清楚中国文化。经学有过如日中天的尊荣,也有过被打入冷宫的寂寞。造成这种大起大落,自有其历史原因。毛泽东同志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江泽民同志为《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题词:“总结与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本着这一精神,我们以“经学与文献学的关系”为题,邀请国内一些学者笔谈。我们希望笔谈能够引起人们对经学的关注,促进学术的全面繁荣。据悉,由北京大学学者主持的《中华儒藏》已于2004年4月启动,由清华大学和新加坡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本年11月在北京举行,种种迹象表明,正确评价经学,给经学以应有的地位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作者 郝润华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 1梁启超著,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 清代学术概论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605.
  • 2(唐)杜甫 著,(清)钱谦益 笺.钱注杜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4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