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俄罗斯文艺》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6-89,共4页
Russian Literature & Arts
参考文献10
1 亚·阿·伊斯迈洛夫.《俄罗斯语言》,新图书. 被引量:1
2 阿·阿姆菲杰阿特罗夫.《时代人,俄国作家联盟》.文学印象,1911年2月,第283页. 被引量:1
3 《布宁中短篇小说选》,《乡村》,陈馥译.第82页.第364页.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年. 被引量:1
4 柳克鲁齐柯娃;伊凡蒲宁.《乡村》[J].列宁格勒大学学报,1960:171-171. 被引量:1
5 《该死的日子》,伊凡·蒲宁.苏联作家出版社,1990年,第19,20页. 被引量:2
6 《诺贝尔文学奖全集》卷5.广西民族出版社.第221页. 被引量:1
7 S·K·霍尔.《二十世纪文学评论》英文版.“劲风”研究公司.1982年,第6卷.第45页. 被引量:1
8 李辉凡,张捷著.《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青岛出版社.第3页. 被引量:1
9 李赋宁总主编.《欧洲文学史》(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26页. 被引量:1
10 《高尔基文集》,莫斯科,1955年版,第29卷,第228页.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6
1 钱善行.一部具有“头等的艺术价值”的中篇小说——评蒲宁的早期代表作《乡村》的艺术技巧[J] .外国文学研究,1986,8(3):47-55. 被引量:1
2 张建华.高尔基思想探源[J] .俄罗斯文艺,1997(1):52-56. 被引量:2
3 郑海凌.蒲宁和他的散文体小说[J] .苏联文学,1988(6):87-91. 被引量:2
4 管海莹.转向主体情感世界的艺术创作——蒲宁小说创作中的现代意识探索[J] .俄罗斯文艺,2002(6):82-85. 被引量:3
5 刘炜.现实主义创作艺术的拓展——重读布宁中篇小说《乡村》[J] .俄罗斯文艺,2002(1):37-38. 被引量:2
6 叶红.蒲宁与现代主义[J] .俄罗斯文艺,2002(3):26-32. 被引量:3
7 [俄]阿格诺索夫.白银时代俄国文学[M].石国雄,王加兴,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37,145. 被引量:3
8 [俄]阿格诺索夫.俄罗斯侨民文学史[M],刘文飞、陈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被引量:2
9 Силантьева В. И. Переходные периоды в искусстве. Современные теории диссиативных систем.//Вопросы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Межвузовский научный оборник[C]. Выпуск 9. Симферополь: Крымский архив,2003. 被引量:1
10 На рубеже. К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е современных исканий. Критический сборник[C]. СПб.,1909. 被引量:1
1 白荷.乡村[J] .青春岁月(校园版),2012(3):39-39.
2 李彦涛.乡村[J] .农家女,2014(9):60-60.
3 屠格涅夫.乡村[J] .文苑,2007(6):90-90.
4 冯玉律.蒲宁的“乡村”系列小说与高尔基[J] .当代外国文学,1997,18(3):140-145. 被引量:2
5 白荷.乡村[J] .农家参谋·新村传媒,2013(6):55-55.
6 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写作手记·后记(续完)[J] .小说评论,2009(5):48-50. 被引量:2
7 余芳.布宁小说《乡村》赏析[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8):105-107. 被引量:1
8 郭晨子.日常 以色列盖谢尔剧院《乡村》观后[J] .上海戏剧,2016(12):7-9.
9 孟秀云.俄国的布宁研究综述[J] .俄罗斯文艺,1996(2):50-55. 被引量:2
10 雷一鸣.乡村[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1(18):6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