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现象学与中国文艺理论沟通的可能性——以刘若愚、徐复观、叶维廉的理论探索为例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世纪 6 0年代以来 ,台湾及美国华裔学者在庄子研究中 ,不约而同地以现象学视野观照中国文艺理论 ,这是现象学进入中国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的真正开端。 1 徐复观和刘若愚注意到了现象学与中国文艺理论命题在观念趋向上的一致性 ,但忽视了这些命题背后的文化背景。 2 叶维廉认为庄子的现象哲理是对西方哲学传统的一个最为有力的反拔 ,他以“观物方式”作为阐释中西方美学的共同命题 ,强调了“文化模子”的多样性。 3 由于语言、文化和历史沟通的障碍 ,必须思考如何绕过现代阐释带来的负面影响。现象学与《庄子》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能盲目夸大它们的一致性 ;应该关注它们在思维倾向上的共通性及其相互启发之处 。
作者 阎月珍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7-105,共9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531页、第520页、第521-522页、第521页、第100页、第101页、第101页、第530页、第102页、第105页、第164页、第164页注释1、第164页、第183-184页注释3、第185页、第186页、第175页、第204页、第196页、第216页、第. 被引量:26
  • 2叶维廉.《无言独化:道家美学论要》[A]..《叶维廉文集》贰[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130页. 被引量:2
  • 3叶维廉著..中国诗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304.
  • 4叶维廉.《中国古典文学比较研究》:前言[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3页. 被引量:1
  • 5[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 王炳文 张金言译.《现象学运动》:序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被引量:1
  • 6[美]马克·爱德蒙森 王柏华 马晓冬译.《文学对抗哲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10页. 被引量:1
  • 7[美]理查德·罗蒂 李幼蒸译.《哲学和自然之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页. 被引量:3
  • 8[法]米盖尔·杜夫海纳 孙非译.《美学与哲学》[M].台北:五洲出版社,1987年版.第40页,第44页. 被引量:1
  • 9张节末.中国美学史研究法发微[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4):48-54. 被引量:4
  • 10赵汀阳.不纯粹的现象学[J].哲学研究,1999(6):54-59.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7

同被引文献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