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软件世界》
2005年第2期56-57,共2页
eSAS World
同被引文献15
-
1王东迎.我国出版与高科技融合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出版,2012(2):17-20. 被引量:1
-
2曲亚囡.浅谈电脑辅助设计对艺术设计的利与弊[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24(6):88-89. 被引量:2
-
3周振华.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兼析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案例[J].产业经济研究,2003(1):1-10. 被引量:81
-
4安首立.发展正未有穷期——中国包装工业前程不可限量[J].中国包装,2005,25(5):31-35. 被引量:3
-
5蔡红飞.2004年中国包装工业全面解读及深入分析[J].中国包装,2005,25(6):25-29. 被引量:3
-
6[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膝守尧,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被引量:1
-
7班子嫣,乔东亮.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出版产业链整合[J].出版发行研究,2008(7):10-14. 被引量:6
-
8陈丹,张志林,包韫慧.网络出版运营模式显现大融合趋势[J].出版参考,2004(Z1):29-29. 被引量:3
-
9梁小建.文化强国建设的出版融合路径[J].出版发行研究,2012(9):16-19. 被引量:7
-
10曹继东.基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融合出版”[J].科技与出版,2014(9):15-18. 被引量:62
二级引证文献9
-
1张影.数字多媒体传播形式对平面设计的影响研究[J].科技风,2017(9):94-94. 被引量:4
-
2刘硕,郭凯雯,安然,罗思遥,许聪怡,孙彬青.新零售模式下快餐纸包装的多功能减量化应用[J].天津造纸,2020,42(4):35-38.
-
3李楚威,丁佐奇.新冠疫情背景下卓越行动计划期刊的应急出版能力研究[J].出版广角,2022(20):38-45. 被引量:2
-
4曾江峰,黄泳潼,陈静怡,冯昌扬.面向融合出版技术的主题演化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23,19(4):9-18. 被引量:4
-
5刘忠丽,杨晓容,杨林,孙小岚,姜萍,聂克艳,王海.基于PEST-SWOT矩阵分析期刊融合发展与策略:以《贵州农业科学》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23,51(6):128-133. 被引量:1
-
6李侗桐,步一,任延刚.科技期刊编辑对出版传播平台的知晓、使用及需求分析初探[J].科技与出版,2023(7):101-108. 被引量:4
-
7樊丹丹.融合出版促进学术期刊转型发展——以《航空科学技术》为例[J].采写编,2024(2):133-135.
-
8林海.互联网时代大学图书情报工作的改革创新探究[J].互联网周刊,2024(6):51-53.
-
9胡洁.融媒体视域下期刊出版工作创新策略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7):245-248. 被引量:1
-
1王宾,周天增.因特网在编辑工作中的应用[J].新闻出版导刊,2003(11):34-35. 被引量:1
-
2梁美庆.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J].北京档案,2003(1):31-32. 被引量:2
-
3刘洋.重视网络舆情背后的四种心态[J].前线,2014(2):60-62.
-
4李红梅.关于电子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山东档案,2007(2):17-18. 被引量:7
-
5马驳非.如何实现新闻网络评论的有利引导[J].河北广播,2006(1):71-72.
-
6糜梅,袁磊.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J].读书文摘(中),2016(8).
-
7曾昭鸿.大学图书馆学术性网络电子期刊的开发与利用[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1,10(3):47-49. 被引量:6
-
8高贵弟.浅谈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J].蚌埠党校,2005,0(4):46-46. 被引量:3
-
9邹凤杰.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问题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5):24-24.
-
10由立发,周毅,况守忠.网络对国家安全的影响[J].国防科技,2007,28(6):67-70.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