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力平价在国际比较中应用的难点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3S期38-39,共2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
1程伟.基于双重法的经济规模的国际比较[J].当代财经,2008(5):22-26. 被引量:1
-
2魏凤春,于红鑫.中国人均GDP的合理区间[J].新财经,2004(10):32-34. 被引量:2
-
3段宾,张瑞.测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一种新方法——基期汇率~基准国物价指数法[J].经济学家,1993(3):96-99.
-
4程金蛟.论中外经济总量比较中购买力平价法的运用及其缺陷[J].潍坊学院学报,2011,11(3):95-101.
-
5许涤龙,董高峰.对我国GDP两种测算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J].改革与开放,2005(6):6-7.
-
6王国实.对人均GDP国际比较两种方法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22(1):90-92. 被引量:1
-
7余芳东.购买力平价用于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比较的方法、局限及完善措施[J].统计研究,1995,12(1):67-72. 被引量:5
-
8满向昱.购买力平价法的原理与意义[J].山西统计,1999(11):6-8. 被引量:1
-
9巩斌.我国参与国际比较项目的有关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统计,2003(10):19-20.
-
10周茂清.台商在大陆与在东南亚投资环境之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4(6):4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