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小说的另一面:危疑扰乱,焦躁,讽刺与寓言——以黎锦明、张天翼、王鲁彦等人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现代》杂志的小说中,以乡土和社会底层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占有很大分量,这些小说所反映出的危疑扰乱和焦躁的情绪,以及所采用的讽刺和寓言式的写作方法,都是现代性在当时状况的一种多侧面的表现。
作者
张生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2-196,共5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小说
王鲁彦
《现代》
张天翼
寓言式
讽刺
乡土
杂志
侧面
写作方法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方璧(茅盾).《王鲁彦论》[J].《小说月报》,(1928):169-169.
被引量:1
2
施蛰存.《四卷狂大号告读者》[J].《现代》,:276-276.
被引量:1
3
[英]雷蒙德·威廉斯.《现代主义的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8页.
被引量:1
4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4页.
被引量:3
5
[美]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
1
章旭清.
当代越南电影的三副面孔[J]
.当代电影,2007(1):122-126.
被引量:10
2
徐永.
试论中国大学现代性构建中知识分子的面向及其隐喻——以20世纪20年代清华国学院及四大导师为例[J]
.社会科学论坛,2015(1):147-162.
同被引文献
55
1
胡强.
创造性的接受主体──论张天翼的小说创作与外来影响[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3):114-119.
被引量:5
2
王希颖.
含泪笑看“人生相”——比较张天翼、蒋牧良讽刺小说的创作风格[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z2):168-170.
被引量:4
3
陈明彬,付金艳.
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现代性特征检索[J]
.宜宾学院学报,2001,1(4):34-38.
被引量:4
4
陈双阳.
“异类”的命运─—中国现代幻设型讽刺小说论[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1):42-49.
被引量:14
5
卢风.
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广阔性和作家的艺术独创性——叶圣陶、沈从文、张天翼的小说比较[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5):89-95.
被引量:2
6
言恂,王攸欣.
独具品格的现实主义作家──张天翼和他的短篇小说[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1):21-26.
被引量:6
7
潘子彦.
试论张天翼讽刺小说的语言艺术[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0(3):115-119.
被引量:3
8
黄侯兴.
现实主义的深化——张天翼小说创作的演进[J]
.齐鲁学刊,1988(1):20-25.
被引量:2
9
杨晓黎.
试论张天翼小说的语言艺术[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4(4):67-72.
被引量:2
10
邹言九.
左翼新人张天翼和他的《一年》[J]
.中国文学研究,1991(1):72-7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杨春风.
寂寞与冷清——20年来张天翼小说研究述评[J]
.河南社会科学,2010,18(1):169-172.
2
杨春风.
近二十年张天翼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26(2):37-42.
1
黎牧星.
黎锦明晚年二三事[J]
.书屋,2000(2):73-74.
2
王吉鹏,孙晶.
鲁迅与黎锦明[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4):92-96.
被引量:1
3
党好收.
一种新的文革叙事方式——《古炉》蕴含的生活哲理[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103-106.
4
康咏秋.
漫谈黎锦明的生活、思想和创作[J]
.求索,1999(6):95-98.
5
孟方.
黎锦明小说的艺术特色[J]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3):106-108.
6
聂鑫森.
历史记忆里的现实关怀[J]
.美文(上半月),2005,0(10):31-32.
7
陈一辉.
湘籍现代作家创作中的精神特质[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2):142-154.
8
范阳阳.
从鲁迅的苏俄版画藏品看其后期革命战争观的转变[J]
.新文学史料,2012(4):82-89.
被引量:1
9
孟方.
暴力反抗与精神救赎——论黎锦明和鲁迅的复仇意识[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6):114-116.
10
孟方.
一篇不该被遗忘的钱玄同的佚文[J]
.河西学院学报,2005,21(1):59-63.
江苏社会科学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