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若干注释辨析
出处
《咸宁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3-45,共3页
Journal of Xianning University
参考文献4
-
1周予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
2转引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泛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275. 被引量:1
-
3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137. 被引量:27
-
4陈子展.国风选译[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38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27
-
1闵孝.五代殊时,不相(氵公)乐——先秦到西汉“乐”内涵的变迁[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6(6):44-47. 被引量:1
-
2杨飞.论今文《尚书》形容词的虚化[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1):115-118. 被引量:2
-
3李琳.试从意象谈艺术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J].文教资料,2008(28):57-58.
-
4孙建虎,王佳玲.《蒹葭》题旨多解考辨[J].时代文学,2008(6):115-116.
-
5王健.西周卫国为方伯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20(4):72-76. 被引量:2
-
6钱宗武,朱淑华.词义借代修辞引申的理据和类型[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4):56-61. 被引量:2
-
7周正颖,邱月.今文《尚书》兼语句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5(1):41-48. 被引量:4
-
8左洪涛.先秦婚姻制度及《诗经》本义阐释[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97-101.
-
9张荣明.《书》、《诗》中“哲”义小考[J].管子学刊,2005(1):74-76.
-
10薛柏成.论《尚书·洪范》与墨家政治思想[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1):94-97.
-
1李家发.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献[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5):21-26.
-
2韦勇强.《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高教研究,2001(3):90-91.
-
3徐德龙,周鼎初.《中国历史文选》若干注释之再辨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80-81.
-
4修晓波.《中国历史文选》(下)校注、商榷[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3):31-34.
-
5杨天宇.释“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中国历史文选》注释纠误一则[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6):153-155.
-
6孙丽丽.北京大学纪念商鸿逵教授逝世十周年[J].清史研究,1994(1):117-117.
-
7魏明枢.《中国历史文选》教学中“阅读”与“运用”的关系[J].嘉应大学学报,1997,15(5):87-90.
-
8连劭名.西周金文中的“眉敖”[J].四川文物,2007(3):66-66.
-
9徐家骥先生简介[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13(5):65-65.
-
10余敏辉.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目的再认识[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1):52-5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