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绿色经济制度创新理论初探
被引量:
4
An Argument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heory of Green-econom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介绍了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对绿色经济的制度创新作了理论性分析,分析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与一般创新的区别,并从外部性角度和我国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了原有制度安排的缺陷,并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激励兼容机制,促进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介绍了我国在绿色经济制度创新方面的一些有益探索。
作者
徐燕
邹骥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2005年第3期89-92,共4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绿色经济
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排污权交易
分类号
F06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8
1
邓峰.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冲突与制度创新[J].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100.
被引量:1
2
L.戴维斯,D.诺思.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M].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74.
被引量:1
3
鲁克俭..社会发展与制度创新——制度创新论[D].中国人民大学,2000:
4
盛洪.盛洪集·外部性问题与制度创新[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171-185.
被引量:1
5
韦森著..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314.
6
夏光著..环境政策创新 环境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45.
7
叶民强..区域可持续发展博弈分析与评价[D].天津大学,2001:
8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中文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5
1
樊根耀,芮夕捷,吴磊.
我国的循环经济及其制度创新[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1):33-37.
被引量:15
2
谭宗宪.
对构建绿色制度体系的探讨[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90-92.
被引量:5
3
王路.
公共部门组织变革与组织惯性的张力分析[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5):25-28.
被引量:2
4
赵海霞.
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初始排污权免费分配方法的选择[J]
.生态经济,2006,22(2):51-53.
被引量:16
5
李飏.
建设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生态省[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5(7):34-35.
被引量:1
6
赵斌.
关于绿色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
.社会科学研究,2006(2):44-47.
被引量:44
7
杨国华,郑奔,周永章.
发展模式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创新选择[J]
.生态经济,2006,22(8):53-55.
被引量:3
8
周永章,陈杰,李飏,刘利,罗星亮,楼振华,谭炳才,杨海生,陈庆秋.
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框架设计与广东节约水平现状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4):112-116.
被引量:12
9
邱琼.
绿色GDP核算研究综述[J]
.中国统计,2006(9):8-9.
被引量:8
10
奥斯特罗姆V,菲尼D,皮希特H.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王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3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李飏,周永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广东制度建设的动力机制[J]
.热带地理,2007,27(3):229-233.
被引量:2
2
陈琪,金康伟.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绿色经济的动力源探究[J]
.生态经济,2007,23(8):67-70.
被引量:5
3
周静珍.
高校图书馆组织变革的策略选择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14-16.
4
刘培,陈浩.
绿色创新型制度的发展与变迁过程[J]
.生态经济,2021,37(6):27-3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李雪松.
新时期农村饮水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创新[J]
.生态经济,2008,24(12):28-31.
被引量:2
2
金英姬,宋玉霞,赵淑英.
发展东北地区绿色经济的理论及对策研究[J]
.生态经济,2008,24(12):92-94.
被引量:3
3
陈静,张虹鸥,吴旗韬.
我国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热带地理,2010,30(5):503-509.
被引量:14
4
王凯伟,毛星芝,倪凌.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湖南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50-52.
被引量:1
5
郑德凤,臧正,孙才志.
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及绿色转型研究综述[J]
.生态经济,2015,31(2):64-68.
被引量:73
6
陈素芬.
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动力与阻力[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8):192-193.
被引量:2
7
李婉.
遂宁绿色发展模式[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0(30):33-35.
8
梁亚超.
我国绿色发展的制度分析及其制度指标构建[J]
.中国集体经济,2023(2):82-86.
1
徐海熙.
论经济制度创新[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3,17(4X):53-55.
2
梁云.
加入WTO与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创新[J]
.改革与开放,2001(6):17-18.
被引量:1
3
王健.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J]
.党的建设,1997(11):18-19.
4
张天正.
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绿色经济[J]
.商业研究,2003(5):44-45.
被引量:3
5
南开大学商学院:“中国民营经济制度创新与发展问题研究”结项研讨会举办[J]
.企业家信息,2008(4):120-120.
6
陈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寻租现象分析[J]
.社会主义研究,1999(6):45-47.
7
李萍.
制度与体制通用的必要说明[J]
.江淮论坛,1997(2):35-37.
8
高敏.
浅析经济制度创新与我国经济发展[J]
.现代商业,2009(17):210-210.
9
范越龙,杨莉.
经济制度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J]
.经济研究导刊,2008(19):5-6.
10
邓峰,马庆国.
促进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激励兼容机制研究[J]
.中国软科学,1999(12):15-18.
被引量:3
理论月刊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