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的基点究竟是什么——兼与周耀林同志商榷
被引量:
5
What is the Basic Points on which Modem Archival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Establishes:Discussing with Comrade Zhou Yaoli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对《论现代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的基点》一文中的“现代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的基点是信息载体”及其他一些观点提出质疑 ,认为档案保护技术学科的基点应坚持“两点论”的观点。并且对档案保护技术学科定义的表述提出自己的见解。
作者
连成叶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出处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1,50,共4页
Archives Science Study
关键词
档案保护技术学
学科定义
观点
信息载体
质疑
两点论
基点
坚持
商榷
分类号
G273.3 [文化科学—档案学]
G250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5
1
冯乐耘,李鸿健主编..档案保护技术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82.
2
郭莉珠主编..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21.
3
周耀林.
论现代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的基点[J]
.档案学研究,2004(5):3-6.
被引量:14
4
金波主编..档案保护技术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18.
5
徐义全.
电子文件系列讲座之十一——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J]
.北京档案,2001(11):22-23.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周耀林.
档案保护技术学体系结构之我见[J]
.档案学通讯,2000(1):44-45.
被引量:7
2
赵淑梅.
21世纪档案保护技术体系的革新[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8(6):57-60.
被引量:14
3
赵淑梅.
电子档案保护技术学初探[J]
.档案学通讯,2001(4):69-71.
被引量:12
4
张美芳.
数字时代档案保护指导思想的变化[J]
.档案与建设,2002(2):14-16.
被引量:20
5
周耀林.
法国档案文件数字化实践[J]
.北京档案,2002(4):36-37.
被引量:7
6
郭莉珠,唐跃进,朱虹.
CD-R光盘预期寿命探析[J]
.档案学通讯,2002(4):66-68.
被引量:11
7
周耀林.
对1949~2000年我国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J]
.档案学研究,2002(4):33-37.
被引量:20
8
周耀林.
存档光盘质量的比较研究[J]
.档案学研究,2003(6):39-4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0
1
陈兰英.
论环境监测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作用[J]
.机电兵船档案,2006,22(5):54-56.
2
周耀林.
我国档案保护理论研究的探讨[J]
.档案学通讯,2007(3):75-78.
被引量:5
3
林桓.
电子档案的保护[J]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30(2):219-221.
被引量:1
4
连成叶.
论电子文件的管理[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7,25(4):87-90.
5
张钟月,张梅芬.
试论电子档案能否完全替代纸质档案[J]
.兰台世界(上旬),2008(2):27-27.
6
连成叶.
蓝黑墨水字迹褪变机理探讨[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2):47-49.
被引量:13
7
张美芳.
我国档案保护技术学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
.档案学通讯,2008(1):68-71.
被引量:19
8
林娟娟.
历史档案的保护方法[J]
.四川兵工学报,2008,29(4):149-150.
被引量:1
9
李金秀.
试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础[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6):47-49.
10
李国华.
对1997—2008年档案保护技术学学科体系论文的统计分析[J]
.档案管理,2009(2):57-5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6
1
周耀林.
从档案保护技术到可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J]
.北京档案,2004(7):21-23.
被引量:12
2
许晓明.
浅淡档案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广西民族学院档案专业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z2):219-220.
被引量:4
3
赵淑梅.
困惑与出路——对档案保护技术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的重新认识[J]
.档案学通讯,2004(4):79-82.
被引量:8
4
赵淑梅.
试论档案保护技术学体系的重新架构[J]
.档案学研究,2004(4):51-54.
被引量:8
5
周耀林.
论现代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的基点[J]
.档案学研究,2004(5):3-6.
被引量:14
6
张美芳.
档案用杀虫混剂的规范化建设[J]
.档案与建设,2004(10):38-40.
被引量:1
7
仇壮丽.
档案载体进化论[J]
.档案学通讯,2004(6):64-66.
被引量:17
8
盛银芳,李永红.
网络时代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新问题[J]
.湖北档案,2002(9):19-21.
被引量:12
9
麻新纯.
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思想探析[J]
.北京档案,2005(11):12-15.
被引量:11
10
朱道勇.
对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内容的一些思考[J]
.湖北档案,2006(3):14-1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王运彬,王小云.
基于载体进化的档案保护思想转变[J]
.档案与建设,2007(3):20-22.
被引量:1
2
周耀林.
我国档案保护理论研究的探讨[J]
.档案学通讯,2007(3):75-78.
被引量:5
3
李国华.
对1997—2008年档案保护技术学学科体系论文的统计分析[J]
.档案管理,2009(2):57-59.
被引量:1
4
李国华.
对1997—2008年档案保护技术学学科体系论文的统计分析[J]
.山西档案,2009(2):26-28.
5
姚建萍.
基于文档控制创新对文件底稿归档的质疑[J]
.兰台世界(下半月),2009(10):13-14.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罗秀梅.
浅谈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护方面的比较[J]
.黑龙江史志,2010(23).
被引量:4
2
赵亚婷.
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研究——以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为平台[J]
.档案时空,2010(10):17-19.
被引量:1
3
石敦良.
基于档案保护的文献转化研究[J]
.兰台世界(中旬),2011(10):44-45.
4
路卫.
企业档案信息化研究文献统计分析[J]
.办公自动化(综合月刊),2012(9):22-23.
5
邓羽.
“数字祖庙”对档案保护工作的启示[J]
.山西档案,2012(5):66-68.
6
蒋术.
我国数字档案存储载体长期保存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16(2):89-93.
被引量:9
7
钱毅.
从保护到管护:对象变迁视角下的档案保管思想演变[J]
.档案学通讯,2022(2):82-88.
被引量:20
1
周耀林.
论现代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的基点[J]
.档案学研究,2004(5):3-6.
被引量:14
2
邓涛,强月新.
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初探[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6):28-31.
被引量:1
3
朱泳瑛.
也谈新学科视域中的文献信息学[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8(3):92-94.
被引量:1
4
舆论监督两点论[J]
.新闻传播,2003(9):54-54.
5
卜凡勇.
企业文化"两点论"[J]
.现代企业教育,2004(8):36-36.
6
赵淑梅.
困惑与出路——对档案保护技术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的重新认识[J]
.档案学通讯,2004(4):79-82.
被引量:8
7
罗沛霖.
我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的若干看法[J]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04(1):14-22.
8
徐玲.
论档案保护技术[J]
.山东档案,2008(1):19-20.
9
陈兵.
舆论监督两点论[J]
.采写编,2002(6):47-47.
10
蔡贵方.
试论“两个满意”的一致性——关于党报舆论导向和读者意识的哲学思考[J]
.传媒观察,1999,0(4):12-14.
档案学研究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