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物理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物理实验是一门本科必修基础课程 ,也是基本实验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和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了“课程内容现代化 ,教学技术数字化 ,教学方法及考核科学化”
作者
郑碧华
陈劲民
机构地区
湛江海洋大学物理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Supplement to the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关键词
物理实验
教学改革
分类号
O4-33 [理学—物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5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1
李潮锐,吴深尚.
创新性《基础物理实验》教学模式[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3):1-5.
被引量:8
2
沈元华.
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介绍[J]
.物理实验,2004,24(2):33-37.
被引量:82
3
李潮锐 张楚民.《近代物理实验》内容与技术方法.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2):366-369.
被引量:3
4
蒋林华.
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的来源、扩展与选择探析[J]
.物理实验,2004,27(7):24-27.
被引量:8
5
李潮锐,李达亮.
基于精密仪器的实验技术与教学资源优化[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38-4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李潮锐,吴深尚.
创新性《基础物理实验》教学模式[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3):1-5.
被引量:8
2
姚合宝,徐蓉,冯忠耀,张德恺,黄亚娜.
物理实验的层次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
.大学物理实验,2001,14(2):69-70.
被引量:3
3
Model 2700 Multimeter/Switch System Use'sg Manual. Keithley,2002.
被引量:1
4
.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S].[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0..
被引量:3
5
胡昌壁.创造性教学研究[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6
邓道盛,庞举,徐新民,马秀芳,沈元华.
改建CVD系统制备金刚石薄膜[J]
.物理实验,2000,20(4):3-5.
被引量:3
7
马世红,赵在忠,王煜,沈元华.
开设实验选修课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物理实验,2002,22(3):27-29.
被引量:28
8
邓祖淦.
物理学和天文学[J]
.物理,2002,31(6):372-376.
被引量:1
9
徐鹰,干正卿,马秀芳,沈元华.
谈实验设计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从X射线系列实验得到的启发[J]
.物理实验,2002,22(7):25-29.
被引量:11
10
甘巧强,周立辉,谢斌平,马秀芳,沈元华.
液晶光阀图像输出特性的研究[J]
.物理实验,2002,22(10):45-48.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95
1
熊永红.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思路和实践[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S1):215-216.
被引量:4
2
李志鸿.
基于迈克耳逊干涉仪的研究性实验[J]
.科技资讯,2007,5(30):4-5.
3
余兰山,吴成霞,黎鑫.
论设计性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
.中国校外教育,2007(9).
被引量:3
4
李伟.
中专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的新尝试[J]
.科教导刊,2014(4):146-147.
5
侯建平,李恩普.
大学物理实验的双任务教学方法初探[J]
.物理实验,2004,24(9):31-33.
被引量:5
6
《钢铁及合金分析》(共6册)[J]
.科学通报,2004,49(17):1715-1715.
7
沈元华.
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实验教学初探[J]
.物理实验,2004,24(11):25-27.
被引量:13
8
马世红.
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的实践情况[J]
.物理实验,2004,24(11):28-33.
被引量:61
9
周进,于瑶,王思慧,潘元胜.
学生主导型研究性物理实验的探索[J]
.物理实验,2005,25(1):28-30.
被引量:11
10
周殿清.
普通物理实验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J]
.物理实验,2005,25(1):31-33.
被引量:49
同被引文献
22
1
韩忠,李田,彭华.
改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 建设示范性教学实验中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89-91.
被引量:27
2
阮湘燕,徐富新,袁冬媛.
物理实验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
.大学教育科学,1999(4):91-92.
被引量:1
3
汪文明.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J]
.大学物理实验,2004,17(3):94-96.
被引量:10
4
赵青生,汪洪.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索[J]
.大学物理实验,2002,15(3):76-78.
被引量:22
5
陈彦,姚列明,霍中生.
全方位改革大学物理实验课[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2):114-117.
被引量:18
6
刘金环.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建设研讨[J]
.大学物理实验,2005,18(1):72-74.
被引量:17
7
谢莉莎.
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素质[J]
.大学物理实验,2005,18(1):78-80.
被引量:11
8
董有尔,张天喆,唐晋娥,陈宝明,杜磊山.
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2005(2):97-101.
被引量:32
9
顾新梅.
大学物理实验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7(1):127-130.
被引量:12
10
陈晓莉.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3):585-588.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4
1
陈晓莉,陈洪,刘存业.
基础物理实验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5):196-199.
被引量:14
2
皮伟,师青梅,董瑾,史小川.
工科专业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09(8):124-125.
被引量:1
3
李健文,王锋,邱深玉,何玉平,傅雅卿.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29(5):67-70.
被引量:3
4
李春芳.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与分析[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3):120-122.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张金爱,李月平.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考核的探究与实践[J]
.科技风,2009(23).
2
林跃强,李加兴.
近代物理相关性研究实验的教学方法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6):132-134.
3
陈晓莉,邓涛,牟波佳.
物理实验分类教学改革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1):103-104.
被引量:7
4
刘娟,黄致新,李琴,邹莎莎.
创新性物理实验学生评价体系初探[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1):18-20.
被引量:1
5
江平.
整合内容与强化主体——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J]
.时代教育,2009(9):36-36.
6
饶益花,尹岚,李寰.
AHP在大学物理实验综合成绩评定中的应用[J]
.物理实验,2009,29(10):8-10.
被引量:6
7
朱红,王伟,原所佳.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的探索和实践[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4):108-111.
被引量:34
8
蔡勇智.
以学生为核心抽丝剥茧——探析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多媒体课程教学改革[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2):154-156.
9
刘振祥,杨栋.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4):105-106.
被引量:14
10
师青梅,皮伟.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实验教学创新[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94-96.
被引量:11
1
张明高,胡险峰,黄建群.
物理基础实验改革与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2):37-38.
被引量:7
2
郑碧华,陈劲民.
物理基础实验教与学中的点滴思考[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3):9-11.
3
张凤华,张继红,邱丽萍,刘扬,唐芬南,王恩纬.
创新素质教育及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17(3):138-141.
被引量:6
4
陈丽静,张丽,林景卫,郭志富,李浩戈.
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5(48):263-264.
被引量:1
5
何刚.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之探索[J]
.华东科技,2000(4):35-36.
6
柳爱娜,周佳权,刘林,李闪,季家艳,王晖.
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3(15):29-31.
被引量:3
7
金智林,翁建生,毛建国,何小明.
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0(S1):205-205.
被引量:4
8
李志英.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
.艺术品鉴,2015,0(5):288-288.
9
储亚平,金小芳.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探析[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1,23(1):119-122.
被引量:13
10
贺敬良.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3(2):202-203.
被引量:8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