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心通天宇的艺术和科学——美好感情和创造美好感情的才能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艺术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是当今世界各国艺术家和科学家所共同关心和探讨的一个大题目。刘巨德先生的文章认为,“这是为什么”和“为什么想知道为什么”已成为科学与艺术永无终结的追问,消除忧患.净化人性,建造人类精神家园已历史地交给“艺术与科学”来承担。不同的是科学家以博大的人性情怀拥抱自然之理,把认识抽象为自然定律,艺术家则以宇宙之理倾述人性之情,把生命精神的思考谱写为人性和宇宙和谐的自律。l 梁玖先生首次提出并界论了“造物的艺术性”概念与内涵.及其概念确立的价值和内涵。什么是“造物的艺术性”?作者认为,是指人化性物态化成品或人文实在体所体现的艺术特质感觉倾向或意味。认知造物的艺术性的价值在于,为感知艺术文化和艺术欣赏,提供了有效的切入点,为涵育设计意识与素养,提供了可能和途径,为拓展艺术理论研究视野和充实艺术理论内涵,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尊重和善待他者的智慧性外化行为与成果,促进文化生态的发展,为提升生存环境和艺术价值、调适心理需求、满足视野期待和感知意义化生存内涵,都给予了可能和途径。总之,造物的艺术性是属于艺术认识论的范畴,确立“造物的艺术性” 这一认识论命题,是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
作者 刘巨德
出处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50,共2页 Art Observation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