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病机理因母婴血型不合可引起血型抗原免疫,造成免疫性溶血,称为新生儿溶血症。临床表现是由于溶血而引起贫血、水肿、心力衰竭,肝脾肿大和生后迅速出现黄疸,末稍血中可见多量的有核红细胞,血清中存在免疫抗体。以上症状轻重不一,重者危及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Rh 系统包括很多因子,但主要是Dd、Cc、Ee 等,当血中有D 因子时称Rh 阳性,没有D 因子时称Rh 阴性,其中以D 因子抗原性最强,由D 因子产生的抗D 抗体也最强,所以Rh 不合溶血症中,以D 因子不合最多见(超过80%),病情也最重。C 或E 不合时也可引起溶血症,都称Rh 血型不合。Rh 不合溶血症时,母亲为Rh 阴性(缺D 或C、E),怀有RH 阳性的胎儿,在孕期或分娩时,胎儿的少量血液进入母体,母亲受刺激而产生抗D 或抗C、E 的抗体,这种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破坏胎儿的红细胞,发生溶血而引起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和出生后短时间内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胎儿期溶血所产生的胆红素均经过胎盘进入母体循环由母体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