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评《旅游地学概论》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评《旅游地学概论》王守春,陈传康(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100871)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一门新的学科—旅游地学,经过几年的蕴育和创立。渐趋成熟,《旅游地学概论》(陈安泽、卢云亭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守春
陈传康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出处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4年第1期58-59,共2页
Geography and Territorial Research
关键词
旅游地学
旅游地质学
旅游资源
分类号
F592.9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9
1
穆桂松.
嵩山地质旅游路线设计的初步构想[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0(4):37-39.
被引量:7
2
胡良民.
浅议河南省旅游资源及开发[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4,13(4):46-48.
被引量:6
3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被引量:5
4
河南省地质矿产局.河南省地域地质志[Z].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被引量:1
5
河南年鉴编辑部.河南年鉴[Z].郑州:河南年鉴社,2000..
被引量:1
6
河南年鉴编辑部.河南年鉴[Z].郑州:河南年鉴社,2001..
被引量:1
7
河南年鉴编辑部.河南年鉴[Z].郑州:河南年鉴社,2002..
被引量:1
8
河南年鉴编辑部.河南年鉴2000-2003[M].郑州:河南年鉴社,2000~2003.
被引量:2
9
河南省地质矿产局.河南省地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被引量:2
10
河南年鉴编辑部.河南年鉴2000-2003[M].郑州:河南年鉴社,200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穆桂松,万三敏.
嵩山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战略问题[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3(2):54-56.
2
穆桂松,万三敏.
河南地质旅游资源区划与开发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5):88-91.
被引量:12
3
穆桂松.
河南省地质现象的旅游资源化和效益化过程[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3):193-195.
被引量:5
4
王守军.
元谋土林地质景观特征及旅游开发与保护[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21(S1):111-11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穆桂松,万三敏.
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河南省地质现象[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3):36-38.
被引量:1
2
蔡葵,鲁昆洪.
元谋旅游开发的SWOT和CIS分析[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3):119-123.
被引量:1
3
李文田,王义民.
河南省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及保护开发[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2):73-74.
被引量:1
4
穆桂松,李大伟.
我国地质公园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4):79-81.
被引量:23
5
王义民,李文田,万年庆,袁德芳,吴国琴.
河南省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与地质公园建设[J]
.河南科学,2008,26(4):492-495.
被引量:2
6
李文田.
河南省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区域差异性分析[J]
.山地学报,2008,26(1):97-102.
被引量:2
7
孙冬英,冯安峰,龚双双.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2):55-56.
被引量:6
8
孙冬英.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质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战略[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4):53-55.
9
李如友.
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化:概念、动力及途径[J]
.地质学刊,2012,36(1):107-112.
被引量:3
10
李文田.
河南省地质公园建设现状与对策[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3,24(2):54-58.
被引量:1
1
刘茂森,杨能楹.
旅游地质学前景广阔[J]
.西北地质,1992,13(3):41-42.
被引量:5
2
朱济成.
旅游地质学[J]
.北京地质,1995,7(2):31-33.
被引量:2
3
饶开永.
浅论旅游景区的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以荆州新神洞景区为例[J]
.中国商界,2009,0(10X):60-61.
被引量:1
4
张慧馨.
旅游地质学发展前景[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26(6):60-60.
5
朱济成.
旅游地质学[J]
.四川地质科技情报,2000(1):1-4.
6
饶开永.
长江三峡旅游地质资源深度开发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11):127-128.
被引量:1
7
陈安泽.
开拓创新旅游地学20年——为纪念旅游地学研究会20周年而作[J]
.旅游学刊,2006,21(4):77-83.
被引量:25
8
杨世瑜.
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旅游地质学研究展望[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29(4):85-90.
被引量:5
9
高永惠,王林燕.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市场论坛,2006(4):53-54.
被引量:6
10
郭福生,张国庆,姜伏伟,姜勇彪,叶张煌.
我国旅游地学及其学科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资源与产业,2011,13(6):94-100.
被引量:15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