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热力学基础
出处
《生态学进展》
CSCD
1989年第3期156-160,共5页
-
1林传利.熵与生物学[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5(4):70-73. 被引量:8
-
2刘云娜,谈夫.枯草杆菌蛋白酶热变性的热力学研究[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1994,7(2):175-179. 被引量:1
-
3周培疆,谢昌礼,屈松生,周涵韬,朱英国.水稻线粒体DNA的热变性及热力学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96,12(5):476-479. 被引量:1
-
4林瑞森,胡新根,俞庆森,韩冬林.胆甾醇长链脂肪酸酯类液晶相变的热力学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7(2):287-292.
-
5王开发,余小平.年龄与生命熵[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3):320-322. 被引量:1
-
6李征,朱兵,高晓莲.DNA阵列芯片上的DNA二聚体并行热力学研究及其在SNP基因分析中的应用[J].华西药学杂志,2005,20(5):396-399.
-
7余丽丽,姚琳,杨黎燕,李仲谨.新型核酸分子荧光探针——分子信标的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2,29(4):5-8. 被引量:1
-
8刘云娜,韩布兴,谈夫.碳酸酐酶构象变化的热力学研究[J].科学通报,1998,43(15):1628-1630. 被引量:1
-
9赖兵,李颖,曹傲能,来鲁华.古细菌RNase HⅡ与金属离子结合的热力学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1,17(10):865-867. 被引量:2
-
10刘秀萍,徐晓莹,范业鹏,许琪,周凌云.乳酸脱氢酶催化反应的热力学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2,36(5):375-37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