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苗鉴定及产量试验简报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七五”期间,我们承担了广东甘薯种质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保存任务,完成440份广东甘薯种质试管苗入库。从中选出高产、中产优质、低产各2个共6个品种进行病毒鉴定和产量试验。
作者
张雄坚
郑平
陈应东
冯祖虾
黄宏诚
机构地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旱地作物研究所
出处
《作物品种资源》
1993年第2期34-34,共1页
China Seeds
关键词
甘薯
脱毒苗
产量
分类号
S53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6
1
尚佑芬,赵玖华,杨崇良,李长松,辛相启,罗瑞梧,张立明.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1994,26(4):23-24.
被引量:24
2
杨崇良,尚佑芬,赵玖华,李长松,罗瑞梧,辛相启,张立明.
脱毒甘薯培育、增产效果及应用技术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1994,26(5):15-17.
被引量:24
3
邢继英,杨永嘉,邬景禹,唐君.
甘薯脱毒苗的培育方法[J]
.种子科技,1994,12(3):35-36.
被引量:3
4
辛淑英.甘薯分生组织培养[J].中国甘薯,1989,(3):16-18.
被引量:13
5
Frison E A,Ng S Y Illumination of 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 agents by meristem tip culture [J].Tropical Pest Management, 1981,27 (4) : 452-454.
被引量:1
6
陈海燕,任海英,寨秀兰.甘薯离体茎生长点对几种培养因子的生长反应[A].吴丁,芦翠乔.植物生理学与跨世纪农业研究[C].1999,111-115.
被引量:1
7
Frison EA,Ng S Y. Illumination Of sweet potato viru sdiseaseagents by meristem tip culture[J]. Tropical Pest Management,1981,27(4) :452 - 454.
被引量:1
8
宋伯符,王胜武,谢开云,杨永嘉,杨崇良,张鹤龄,李汝刚,邢继英,邬景禹,郭小丁,孟清,张立明.
我国甘薯脱毒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农业科学,1997,30(6):43-48.
被引量:57
9
孔祥生,张妙霞,郭秀璞,陈明灿,李友军.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32(2):133-137.
被引量:33
10
史新敏,孟鸿道.
脱毒甘薯快繁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作物研究,1999,13(1):39-4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单林娜,孙廷,孙天洲,张龙富,王传凯,李建波,葛应兰.
豫薯品种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技术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33(2):7-10.
被引量:3
2
何凤发,王季春,张启堂,黄远新,唐道彬,崔翠.
甘薯茎尖脱毒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6):509-511.
被引量:36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唐丽雪,杜进辉,史春余,柳洪鹃,孟迪,刘化学,闫锴,康新远.
不同浓度NAA/6BA配比对不同品种甘薯茎尖培养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21):113-117.
被引量:5
2
刘春月,孟祥锋.
甘薯愈伤组织及其再生丛生芽诱导的试验研究[J]
.硅谷,2008,1(19):9-10.
3
关崇梅,秦静远,徐志英,刘玉凤,张西丽,龙金娟.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33-35.
被引量:17
4
唐君,赵冬兰,张允刚,周志林,史新敏.
甘薯离体培养配方中不同激素效应的研究[J]
.作物杂志,2007(1):19-21.
被引量:3
5
杨贤松,杨占苗,高峰,房伯平,陈景益.
紫色甘薯的茎尖培养与脱毒[J]
.热带作物学报,2007,28(3):68-73.
被引量:13
6
黄萍,颜谦,雷尊国,何庆才.
改变培养基成分对甘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
.种子,2008,27(9):84-86.
被引量:3
7
曹秀敏,张明,熊法亭,李延龙,乔保建,赵秀琴,杨宛玉.
平薯3号脱毒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6):19-20.
被引量:3
8
陈益华,钟志凌,贺正金,盛穗.
甘薯脱毒苗的快速繁殖与生产技术[J]
.长江蔬菜,2009(07X):9-11.
被引量:15
9
黄萍,马朝宏,颜谦.
甘薯试管苗留茬培养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9,22(4):1191-1193.
被引量:4
10
张超凡,李宏志,杨红权,周虹,黄艳岚.
高产甘薯品种徐薯22三级高倍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9(10):9-11.
被引量:4
1
陈明灿,张妙霞,孔祥生,苗艳芳,李友军.
脱毒甘薯增产机理的研究[J]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20(1):13-15.
被引量:10
2
刘庆昌.
生物工程在甘薯改良中的作用及展望[J]
.作物杂志,1999(3):36-37.
被引量:1
3
戴离安.
日本作物脱毒苗的培育繁殖技术[J]
.国外科技,1991(8):33-36.
4
温启录,杜金友,秦恩来.
马铃薯脱毒苗切繁技术[J]
.马铃薯杂志,1998,12(3):169-172.
被引量:7
5
王玉玲,李梅,赵新刚.
马铃薯脱毒苗剪顶扦插生产微型薯的病害及其防治[J]
.农技服务,2001,18(3):25-25.
6
邢继英,杨永嘉,邬景禹.
徐薯18脱毒薯的栽培应用[J]
.作物杂志,1994(4):33-34.
被引量:7
7
郭洪芸,傅连海.
光照强度对马铃薯脱毒苗生长及微型薯形成的影响[J]
.马铃薯杂志,1994,8(4):222-223.
被引量:7
8
于桂霞,于凤玲,刘文杰.
硼肥的种类及使用方法[J]
.农村科学实验,2013(12):12-12.
9
孙慧生,臧曰公,张振洪,马伟青.
脱毒小薯的生产技术与生产体系的研究[J]
.马铃薯杂志,1991,5(1):3-10.
被引量:9
10
杨永嘉,邢继英,邬景禹.
我国甘薯主要病毒种类及脱毒种薯生产程序[J]
.江苏农业科学,1995,23(6):35-36.
被引量:11
作物品种资源
199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