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6-127,共2页
Theory Journal
参考文献3
-
1周桂笙.《《毒蛇图》评者识语》[J].新小说,(1903). 被引量:1
-
2W·C·布斯 华明译.《小说修辞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1页,第136页. 被引量:10
-
3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J].小说月报,1922,13(7). 被引量:89
共引文献97
-
1张卫中.“五四”语言转型与文学的变革[J].天津社会科学,2004(4):108-111. 被引量:8
-
2谢晓霞.杂志空间与民初短篇小说的兴盛[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80-83. 被引量:1
-
3王嘉良.从形态论切入:现实主义研究的可取视角[J].浙江学刊,2004(4):151-156.
-
4潘桂林.读者意识的转型与晚清小说反讽意识的弱化[J].求索,2004(8):182-184. 被引量:1
-
5范伯群.论“都市乡土小说”[J].文学评论,2002(3):112-119. 被引量:24
-
6汤哲声.论九十年代中国通俗小说[J].文学评论,2002(1):109-115. 被引量:6
-
7汤哲声.新文学对市民小说的三次批判及其反思[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4):118-132. 被引量:6
-
8汤哲声.蜕变中的蝴蝶——论民初小说创作的价值取向[J].文学评论,2001(2):117-126. 被引量:4
-
9朱德发.现代理性话语:茅盾“人的文学”观念建构[J].文学评论,2001(5):32-39. 被引量:3
-
10袁进.民初的过渡杂志《民权素》[J].当代作家评论,2002(6):73-79.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45
-
1张光芒.从“鸳派”小说看中国启蒙文学思潮的民族性[J].学术界,2001(4):179-188. 被引量:12
-
2王建辉.鸳鸯蝴蝶派与中国近代出版[J].编辑学刊,2001(6):90-94. 被引量:4
-
3陈金泉.游戏:张恨水小说的审美机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5,20(3):14-22. 被引量:2
-
4吴中杰.鸳鸯蝴蝶派与消闲文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2):32-38. 被引量:1
-
5武润婷.“鸳鸯蝴蝶派”小说与明清“以情抗理”的文学思潮[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62-67. 被引量:3
-
6袁荻涌.鸳鸯蝴蝶派小说与西方文学[J].贵州社会科学,1997(1):63-67. 被引量:2
-
7汤哲声.鸳鸯蝴蝶——礼拜六小说观念的价值取向及其评价[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8(4):85-91. 被引量:5
-
8王向远.中国的鸳鸯蝴蝶派与日本的砚友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74-80. 被引量:5
-
9黄雯.鸳鸯蝴蝶派与民初办报热潮之关系[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70-72. 被引量:2
-
10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势大于人”[J].东方文化,2002(5):106-110. 被引量:12
-
1刘纳.旧形式的诱惑——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旧体诗[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3):188-202. 被引量:29
-
2王书声.郑振铎的文人观[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10):67-69.
-
3李雪梅.从鸳鸯蝴蝶派小说看民国初期知识分子“矛盾”、“颓废”的思想状态[J].语文建设,2014(05X):66-67.
-
4季羡林.对于新诗的一些看法[J].文学评论,1959(3):53-55. 被引量:1
-
5王愿.英美文学作品描写人物心理的演变进程[J].飞天,2009(10):70-72.
-
6凌敏.正统的与异端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再认识[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6(2):83-87. 被引量:1
-
7袁荻涌.鸳鸯蝴蝶派小说与西方文学[J].贵州社会科学,1997(1):63-67. 被引量:2
-
8赵顺宏.张爱玲小说的错位意识[J].华文文学,1990(2):27-32. 被引量:7
-
9吴中杰.鸳鸯蝴蝶派与消闲文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2):32-38. 被引量:1
-
10乔纳森.雷班,戈木,杨帆.现代小说写作技巧——实用文艺批评集[J].外国文学,1982(6):88-9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