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民俗研究》
2001年第4期186-186,共1页
Folklore Studies
二级引证文献6
-
1刘英.民国时期东平县乡村结构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1):8-11.
-
2刁统菊.离心力:姻亲关系之于家庭组织的一种影响[J].民俗研究,2007(2):24-37. 被引量:19
-
3刁统菊,田传江.土地拥有、流动与家庭的土著化——对鲁南红山峪村37张地契的介绍与初步解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61-68. 被引量:1
-
4杨蜜.多姓村的联姻模式及特点——以河南省新野县钮寨村为例[J].商,2015,0(50):66-67.
-
5蒋志远.华北农村“随姓”结合现象及其村落社会结构考察——基于石家庄白石村的个案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6):35-41.
-
6常建华.清乾嘉刑科题本所见北方宗族札记[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4(6):82-86. 被引量:2
-
1北京师范大学2001级民俗学专业博士生毕业[J].民俗研究,2004(2):25-25.
-
2陈保霞.中国民俗学会举办纪念学会成立30周年大会[J].民间文化论坛,2013(4):28-28.
-
3山东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简况[J].民俗研究,2002(2):18-18.
-
4广西师范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点介绍[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3).
-
5秋叶.荷兰汉学家、历史学家包乐史来访[J].国际汉学,2016(4).
-
6岳永逸.“民俗学,那是干啥的”——忧郁的民俗学札记之二[J].新产经,2012(5):77-78.
-
7杨哲.《广东民俗大典》绍介[J].民俗研究,2006(2):268-269.
-
8赵桂莲.天堂不再——“白银时代”的普希金印象[J].国外文学,1999(1):107-111.
-
9刘俊起.继承钟老遗志,开创民俗学研究新局面——北师大民俗学专业2001级博士生通过开题报告[J].民俗研究,2003(1):201-202.
-
10张奇志,单泠.“金大侠”西子湖畔执教鞭[J].记者观察(上),1999,0(9):1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