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2000年第6期101-106,共6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共引文献127
-
1李延浩,刘力菁.羌族巴绒母系文化特征解读[J].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2):397-407.
-
2阎方正.积淀岭南记忆的文化符号——广州余荫山房窗饰风格的审美人类学阐释[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23(2):214-223.
-
3杨延平.汉代西王母神画蟾蜍舞图像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4(1):58-67.
-
4陈玭.青海乐都柳湾墓地彩绘符号研究[J].南方文物,2012(4):84-94.
-
5刘恩元.贵州威宁中水汉墓出土陶器刻划符号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1984(5):76-81. 被引量:1
-
6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J].考古学报,1981(1):1-44. 被引量:110
-
7佟柱臣.新的发现、新的年代测定对中国石器时代考古学提出的新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79(1):211-219. 被引量:3
-
8刘式今.从墓葬发掘试探我国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与解体[J].社会科学战线,1980(1):202-206. 被引量:3
-
9杨琳.“云雨”与原始生殖观[J].社会科学战线,1991(1):80-89. 被引量:10
-
10卢敏飞.《生殖崇拜的原始宗教仪式》[J].广西民族研究,1991(Z1):112-118.
同被引文献6
-
1胡建.人的本质需求与原始宗教的价值源发意义[J].浙江学刊,1998(1):73-76. 被引量:4
-
2程曦.原始宗教民主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42-45. 被引量:3
-
3(法)TS.艾略特 张志刚译.基督教与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85. 被引量:1
-
4(英)詹·乔·弗雷泽 徐育新 汪培基 张泽石译.金枝[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94-95. 被引量:2
-
5吕大吉.中国原始宗教资料丛编[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5.. 被引量:1
-
6(法)E·涂尔干 渠东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
-
1徐梅,陈普,张闯.试析傣医药与巫文化的关系[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10):73-74. 被引量:1
-
2黄佛君,焦黎.绿洲社会空间的形成与演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2):106-111. 被引量:3
-
3李静玮,王卓.论原始宗教的经济理性[J].宗教学研究,2016(4):247-251. 被引量:3
-
4罗夏梓平.阿昌族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的文化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9,38(1):13-17. 被引量:1
-
1刘再聪.村的起源及“村”概念的泛化——立足于唐以前的考察[J].史学月刊,2006(12):5-12. 被引量:22
-
2王学辉.我国法律体系的模式构想[J].社会科学家,1990,5(2):70-73.
-
3王永亮.回族经堂教育的产生及早期形态[J].回族研究,1993(1):88-96. 被引量:5
-
4岳天明.中国政治社会学:学科传统、确立和发展困局[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106-112. 被引量:2
-
5韩云波.一部早期形态的绿林英雄传奇——谈《水浒》的侠行与侠义[J].江汉论坛,1991(3):47-51. 被引量:2
-
6А.И.别尔什茨,汪连兴.关于家庭和婚姻早期形态的研究[J].世界民族,1981(6):26-30. 被引量:3
-
7周健.“五四”白话诗的历史足迹[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9(2):7-12.
-
8郭净.民族调查与电影传统——“民纪片”渊源初探[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5):23-31. 被引量:8
-
9吴云贵.评范·德·列欧的宗教现象学体系[J].宁夏社会科学,1989(6):78-84.
-
10郭英德.明代文人结社说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28-34.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