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试验”到“示范”: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经过 2 0年的艰难试验 ,深圳经济特区初步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深圳的未来使命是在全国发挥示范、幅射、带动作用。
作者
倪元辂
机构地区
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2000年第6期12-15,共4页
Marxism & Reality
关键词
深圳经济特区
带动作用
中国
未来
历史使命
示范
道路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1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被引量:514
2
《跨世纪发展的历史使命—深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示范市研究》主报告.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年8月版.
被引量:1
3
《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第183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13
1
苑申成.
论“三个第一”的内在统一性[J]
.经济师,2007(10):33-34.
2
王知宇.
论邓小平对毛泽东主要矛盾学说的新发展[J]
.求实,2003(z1):9-10.
3
王小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z1):34-36.
4
张久营,寇子春.
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探析——兼谈推进对台工作的几点思考[J]
.台湾研究,2004(3):1-7.
5
方新民.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0(4):7-12.
被引量:1
6
沙健孙.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J]
.政治学研究,2004(2):7-15.
被引量:1
7
李爱华.
苏共蜕变的历史教训[J]
.政治学研究,2004(2):16-25.
8
程中原.
邓小平与1975年整顿论略[J]
.党的文献,2004(4):23-30.
9
徐亚文.
"以人为本"的法哲学解读[J]
.中国法学,2004(4):46-54.
被引量:29
10
陈之骅.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苏联兴亡的启示[J]
.俄罗斯研究,2002(4):73-77.
被引量:3
1
迟福林.
改革开放的未来使命[J]
.人民论坛,2009(20):44-45.
2
倪国江,文艳.
海洋科技应用现状、问题及未来使命[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2):51-54.
被引量:2
3
敖双红.
论中国消费者组织的转型问题[J]
.社会科学家,2008,23(6):75-79.
被引量:12
4
钭晓东,蒋金坤,黄秀蓉.
“一带一路”的区域发展协同——宁波及宁波帮的功能使命[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29(2):65-69.
被引量:5
5
邓小平视察前方经济特区[J]
.中学生导报(高考历史),2009(1):4-4.
6
王鑫.
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观[J]
.科学社会主义,2000(6):36-39.
7
李殿仁.
特区未来之“特”在创新[J]
.时事报告,2010(10):22-24.
8
莱斯里.斯克莱尔,程晓燕.
深圳经济特区对中国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的意义[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52(3):52-60.
9
邓小平视察南方经济特区[J]
.中学生导报·高考历史新课程,2009(1):4-4.
10
陈洪博.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学习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论述[J]
.特区实践与理论,1999(4):9-12.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