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新发展——兼论邓小平对中国社会学的历史贡献
出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8-73,67,共7页
Studies on Mao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 Theories
共引文献39
-
1陆自荣.“价值无涉”与“价值关联”:韦伯思想中的一对张力[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2):48-54. 被引量:6
-
2周晓虹.再论“价值中立”及其应用限度[J].学术月刊,2005,37(8):49-55. 被引量:36
-
3泓峻.韦伯的价值中立原则与合理性理论的内在关联[J].贵州社会科学,2006(1):77-80. 被引量:4
-
4伍战高.价值中立问题的第三种解决方案——对韦伯“价值中立”理论文本和理论的批判性分析[J].求索,2006(3):147-149. 被引量:4
-
5贺新华,李莉红.借鉴与超越:我国学术界近十三年来关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价值中立问题的研究综述[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2):17-21. 被引量:7
-
6郭敏,闵兰仙.论心理卫生辅导中的价值观问题及其在医疗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1):26-27.
-
7韩东屏.科学价值中立之惑[J].湖南社会科学,2008(3):36-41. 被引量:7
-
8李羊城,姬海舰.从价值论的视野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差异——以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原则为例[J].晋中学院学报,2008,25(4):36-38. 被引量:2
-
9余维武.对相对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基础的批判[J].教育学报,2009,5(3):91-97. 被引量:5
-
10庞文,丁云龙.论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立场——基于学科性质的多元价值观[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31-37. 被引量:1
-
1张颖,杜凌霞.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研究——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2):26-29. 被引量:1
-
2郑杭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学[J].社会学研究,2001(5):1-16. 被引量:13
-
3邓伟志,毕伟.社会学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J].东岳论丛,2006,27(1):13-18.
-
4中国社会学的责任和承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社会学研究,2007(2):171-171. 被引量:1
-
5邓伟志.中国社会学当前热点[J].石油政工研究,2003(5).
-
6张健,熊贵彬,彭华民.新常态背景下的社会福利治理研究--第七届中国社会学社会福利论坛综述[J].社会工作,2016(1):115-120. 被引量:2
-
7武献民.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源与流[J].先锋队(下旬刊),2015,0(5):46-49.
-
8李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不适用了吗——从现实社会结构进化理论与实践看与此相反的结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9(1):25-28. 被引量:3
-
9金海民.死者复活?[J].咬文嚼字,2009(1):36-36.
-
10郑杭生.把“理论自觉”全面落实到社会学各个领域——在中国社会学会2012年银川学术年会上的致辞[J].宁夏党校学报,2012,14(5):5-6. 被引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