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38,共6页
Studies on Mao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 Theories
参考文献5
-
1《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知识》序言,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被引量:1
-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被引量:3090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32页. 被引量:31
-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816页. 被引量:1128
-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81页、第287页、第77页. 被引量:687
共引文献4251
-
1肖海鹰,张颢.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比较研究[J].时代文学,2008(10):195-196.
-
2张述元.论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指导思想[J].人民司法,2004(7):48-50.
-
3林竹.民情、民力、民智和民意——国家决策的四大基石[J].天津社会科学,2004(4):55-59. 被引量:12
-
4荣长海.邓小平的风险意识及其现实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04(4):60-63.
-
5唐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中国化进程探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4(4):67-69.
-
6陈尤文.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J].社会科学,2004(7):50-57. 被引量:1
-
7薛德震.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J].理论前沿,2004(13):23-25. 被引量:2
-
8刘世佳.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发展的伟大创新者[J].理论前沿,2004(14):18-20.
-
9俞永耀.邓小平言行思想探析[J].理论前沿,2004(14):20-21.
-
10蒋先进.邓小平关于法律与制度权威的思想及深远意义[J].理论前沿,2004(14):23-2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42
-
1汪永成,张定淮.“两票制”镇长选举制度改革学术研讨会综述[J].社会主义研究,2000(4):77-80. 被引量:1
-
2严小庆.透视网络民主的有限性[J].长白学刊,2002(2):18-21. 被引量:23
-
3黄卫平.中国乡镇长选举方式改革的意义及困境辨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53(5):50-54. 被引量:2
-
4周罗庚.依法治国是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创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0(6):40-45. 被引量:2
-
5俞可平.增量民主:“三轮两票”制镇长选举的政治学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52(3):27-28. 被引量:23
-
6张星炜.论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点及其制度载体[J].理论与改革,2006(1):5-10. 被引量:2
-
7唐丽萍.网络民主能重塑民主治理吗?——对现代民主制三种形式的解读[J].学习与探索,2006(3):85-89. 被引量:12
-
8张利华.中国特色“法治民主”道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3):74-79. 被引量:1
-
9金太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系统分析[J].理论探讨,2006(4):108-111. 被引量:5
-
10田改伟.试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辩证关系[J].政治学研究,2007(2):16-26. 被引量:30
-
1孙振江.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国之路[J].实事求是,2000(6):54-56.
-
2马兆明.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J].发展论坛,2001(8):36-37.
-
3杨景宇.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0(6):3-6. 被引量:2
-
4王彪.马克思主义治国思想的新概括[J].实事求是,2002(2):59-60.
-
5刘玉党.认真贯彻以德治国方略[J].发展论坛,2001(4):23-23.
-
6罗依平.论邓小平对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的理论贡献[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1999,1(2):10-13.
-
7赵喜臣.论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J].政法论丛,2003(6):8-14.
-
8金羽,姚民治.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5(2):1-5. 被引量:1
-
9邓小平法制思想的特点[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2(4):54-54.
-
10王海帆,石玉平.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浅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20(1):9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