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社会生活的年轻化──关于“新人类”的综述
被引量:4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9-41,共3页
China Youth Study
同被引文献8
-
1沈杰.“新人类”:一种社会学的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01(2):23-27. 被引量:12
-
2江涛.1949─1999: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的演变历程[J].中国青年研究,1999(4):4-7. 被引量:4
-
3吴小英.代际冲突与青年话语的变迁[J].青年研究,2006(8):1-8. 被引量:39
-
4方奕晗.我国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拉大社保取代下岗就业[N].中国青年报,2007-01-01. 被引量:2
-
5褚平序言.社会转型中青年发展与社会整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8. 被引量:1
-
6(日)千石保.日本的“新人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被引量:1
-
7(美)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H.Maslow)著,冯化平编.展现人格力量[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
8()道森(Dawson,C.)著,长川某.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7
-
1叶登耀.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青年的价值选择[J].前沿,2008(1):190-192.
-
2李建新,骆为祥.生育意愿的代际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21-30. 被引量:22
-
3董海军,高飞.“80后”社会评价的代际性——基于长沙、杭州两地的调查研究[J].青年研究,2009(6):20-29. 被引量:9
-
4钟晓华.“80后”价值取向的社会评价与自我认知[J].思想理论教育,2010(1):21-26. 被引量:4
-
5邵二辉.第五代人与亲代代际冲突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3(2):97-101. 被引量:5
-
6黄群芳,陆玉麒,陈晓艳.旅游研究中的代际理论及其应用述评[J].热带地理,2018,38(1):25-33. 被引量:8
-
7黄志坚.新中国70年青年研究巡礼[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38(4):1-14. 被引量:4
-
1吕铁军.X一代与Y一代:下个世纪谁领风骚?[J].中国青年研究,1999(5):39-40. 被引量:2
-
2吕斌.女儿的美国梦[J].新青年(珍情),2003,0(4):40-41.
-
3张忠霞.美国不愿长大的“中间一代”[J].中国保安,2005(6):20-22.
-
4深圳新新人类俱乐部玫瑰B园[J].时代风采,2002,0(17):62-62.
-
5深圳新新人类俱乐部玫瑰A园交友征婚信息[J].时代风采,2002,0(17):62-62.
-
6玉香.正确认识及引导新新人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589-591. 被引量:1
-
7廖勇勤,刘元见.网恋被骗,糊涂男子去抢劫[J].法制与经济,2003,12(3):29-31.
-
8深圳新新人类俱乐部玫瑰A园交友征婚信息[J].时代风采,2002,0(15):63-63.
-
9刘素秀,白沙海.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互助[J].语文新圃,2004,0(9):33-34.
-
10国风.基础教育亟需六项改革[J].教师博览(上旬刊),2013(11):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