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4-78,共5页
The Voice of Dharma
同被引文献58
-
1何锦山.再谈福建佛教的特点[J].宗教学研究,1999(1):78-85. 被引量:2
-
2林枫.福建寺田充饷浅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8(4):48-53. 被引量:5
-
3郑学檬,魏洪沼.论宋代福建山区经济的发展[J].农业考古,1986(1):62-72. 被引量:6
-
4何绵山.浅谈福建佛教的特点[J].宗教学研究,1996(2):69-73. 被引量:8
-
5王荣国.隋唐时期佛教诸宗派在福建的传布初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5(3):110-114. 被引量:1
-
6黄伟民.唐末五代福建佛教的新发展及其原因[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1):45-48. 被引量:1
-
7张康临.汉口佛教正信会的慈济团[J].武汉文史资料,1994,0(2):171-172. 被引量:1
-
8林拓.唐代以前福建宗教信仰的地域分布格局[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20(1):28-34. 被引量:6
-
9释本性.福建佛教概况[J].法音,2000(1):6-9. 被引量:2
-
10周书荣.福建佛教历史上的刻经事业[J].法音,2000(1):68-7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周忠贤,何蓉.当代中国佛教慈善:历史、理念与实践[J].佛学研究,2023(1):141-157.
-
2王佳.中国佛教团体与慈善公益事业研究评述[J].世界宗教文化,2011(2):6-11. 被引量:1
-
3蔡云卿,高明,蓝开辉.海西慈善文化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6(5):53-56.
-
4谭苑芳.“法施”、“无畏施”和“财物施”的融汇与实践——以我国东南沿海佛教社会福利发展为例[J].宗教学研究,2015(1):100-104.
-
5谢忠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救助发展史[J].史志学刊,2018(5):47-51. 被引量:1
-
6唐青.解读软慈善的内涵及在中国的发展模式[J].湘潮(理论版),2012(12):82-83. 被引量:2
-
7邱雯雯.近代以来两岸佛教居士组织研究述评[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2(1):89-96.
-
8王猛.慈善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现路径[J].武陵学刊,2020,45(5):117-124.
-
9孟凡平.佛教的弱者伦理关怀思想与实践及其启示[J].安康学院学报,2021,33(1):93-97.
-
10杨灿,魏娜,陈远星.我国慈善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2):90-103. 被引量:2
-
1蔡凌云.基督教中国化 中国教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宗教,2015,0(11):52-53. 被引量:1
-
2张玉姬,刘立夫.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中国佛教慈善公益事业[J].佛教文化,2010(2):30-33. 被引量:1
-
3发扬佛教慈悲济世精神 积极投入慈善公益事业[J].法音,2010(9):8-9.
-
4禅慧.福建的净土信仰概述[J].法音,2000(1):34-35.
-
5湖云.把持的裂痕[J].出版参考(新阅读),2005(1):45-45.
-
6黄云.浅论宋代福建佛教的鼎盛[J].闽江学院学报,2001,22(1):79-81. 被引量:1
-
7齐晓飞.讲经说法要契理契机[J].中国宗教,2010(11):11-13.
-
8齐晓飞.在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法音,2010(11):21-22.
-
9假设和如果[J].大家健康,2012(7):70-70.
-
10蒋宝华.不肯去的因缘[J].风景名胜,2009(2):38-3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