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1-114,共4页
World History
二级参考文献11
-
1乌申斯整著、李子卓等译:《人是数育的对象》第一卷;科学出版社1953年第一版,篆483页. 被引量:1
-
2《中图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第393页. 被引量:1
-
3康德著、邓晓芒泽:《实用人类学》;重庆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第236页. 被引量:1
-
4欧阳光体:《现代哲学人类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第43页. 被引量:1
-
5詹栋璨:《教育人类学》;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初版,第176页. 被引量:1
-
6Johnson, C. S., Education and the Cultural Process) pp. 12, New York, 1975. 被引量:1
-
7[美]辛格尔顿著、蒋琦译:《应用人类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第5页. 被引量:1
-
8Husn,T. (Ed.),The International Encycl. opedia of Education, Volume I, pp. 277, 287-292, Oxford, 1985. 被引量:1
-
9Spindler, G.D.,Education and cnltual Proc. ess:Toward A Anthropology oJ Education, pp.5, 7p 1974. 被引量:1
-
10Eddy, E.M., Theory, Research, and App ication i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pp. 91,96,97,V01, 16,198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4
-
1滕星.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兼谈与教育社会学的比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5):5-12. 被引量:37
-
2祁进玉.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4):5-9. 被引量:6
-
3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J].民族教育研究,2009,20(5):11-17. 被引量:11
-
4戴军.我国教育理论研究方法论演进的话语谱系论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205-212. 被引量:1
-
5吴晓蓉.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10(2):89-99. 被引量:22
-
6王丹.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历程[J].滁州学院学报,2010,12(3):70-72. 被引量:1
-
7孙杰远.教育人类学应用之问[J].复旦教育论坛,2011,9(1):5-10. 被引量:2
-
8和学新,付谢好.论后现代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7(1):10-16. 被引量:1
-
9王勤美,尹建东.美国人类学的发展源流与特点[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2):149-155.
-
10王笙年.改革开放四十年教育人类学“田野研究”理论发展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9):8-12.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50
-
1P.蓬特,施逢吉.游牧社会[J].世界民族,1979(2):20-25. 被引量:2
-
2王建,王向前,陈哲英.下川文化——山西下川遗址调查报告[J].考古学报,1978(3):259-288. 被引量:126
-
3汪连兴.关于世界古代史研究中若干重要理论问题的思考[J].史学月刊,1993(1):93-101. 被引量:8
-
4金家广,徐浩生.浅议徐水南庄头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J].考古,1992(11):1018-1022. 被引量:17
-
5周流溪.印欧语言起源新说[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23(2):73-76. 被引量:4
-
6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J].云南社会科学,1983(1):47-57. 被引量:79
-
7王三义.“游牧”的概念与文明史的抉择[J].学术研究,2001(10):109-113. 被引量:9
-
8沈坚.关于同伊利里亚人相关的几个民族支系[J].安徽史学,2003(1):42-50. 被引量:1
-
9石兴邦.下川文化的生态特点与粟作农业的起源[J].考古与文物,2000(4):17-35. 被引量:39
-
10李肖,张永兵,张振峰.新疆吐鲁番地区巴达木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2006(12):47-72. 被引量:26
-
1敦煌壁画中的于阗国王[J].华夏地理,2017,0(2):12-13.
-
2埃特鲁斯坎人之谜[J].发明与创新(高中生),2010(9):58-58.
-
3蔡天新.阿尔巴尼亚:地中海的孤儿[J].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6,0(6):61-62.
-
4廖学盛.苏联学者关于印欧语系诸族发源地的一些意见[J].史学理论研究,1992(1):58-58.
-
5李道勇.我国南亚语系诸民族群体[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2(3):97-98.
-
6高振西,曾昭燏,朱明镜.“偉大的祖國”展覽介紹[J].文物,1951(2):72-81. 被引量:1
-
7科林.伦福儒,刘歆益.科林·伦福儒(Colin Renfrew)教授访谈录[J].南方文物,2015(4):44-49. 被引量:1
-
8李正荣.‘狮子’出走——战争与和平的预言[J].明日风尚,2010,0(11):143-144.
-
9徐文堪.粟特文明与华夏文化[J].上海文博论丛,2005(1):62-67. 被引量:1
-
10张子平.古罗马文明[J].肉类研究,2010,24(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