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2-26,共5页
Chinese Journal of Marine Drugs
同被引文献167
-
1马志珍.微藻固定化培养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国外水产,1993(3):1-4. 被引量:12
-
2周淑梅,马伟杰,肖定军,邓松之.南海海绵Topsentia sp.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2004,23(5):18-20. 被引量:13
-
3许实波,项辉.海洋生物中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1993,12(1):27-32. 被引量:8
-
4陈冀胜.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概况及展望[J].中国海洋药物,1993,12(1):18-26. 被引量:14
-
5杨毓祜.有毒的浮游植物及其毒素(一)[J].水利渔业,1988,8(2):48-51. 被引量:1
-
6王赛贞,林树钱,林志彬,赵洪波,马艳芳.灵芝子实体胆甾醇的分离与鉴定[J].食用菌学报,2005,12(1):5-8. 被引量:7
-
7刘红兵,崔承彬,顾谦群,蔡兵,赵庆春,管华诗.东京枫杨的甾体等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6):414-416. 被引量:13
-
8李瑞声,龙康侯.我国南海珊瑚海绵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概况[J].中国海洋药物,1994,13(1):29-35. 被引量:3
-
9陆江海,李瑞声,张维汉.海胆化学和药理学研究概况[J].中国海洋药物,1994,13(2):38-46. 被引量:16
-
10李青选.海洋次级代谢物的生态学意义及其潜在的生物医学价值[J].中国海洋药物,1994,13(4):48-5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8
-
1严小军,秦松,曾呈奎.藻类分子生物技术两年评─—与藻类活性物质研究有关的生物技术[J].海洋与湖沼,1997,28(4):440-446. 被引量:9
-
2杨洪,宁黔冀.前景诱人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J].生物学通报,1998,33(3):8-9. 被引量:3
-
3芮雯,伍秋明,岑颖洲.带形蜈蚣藻的化学成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1):2854-2855. 被引量:3
-
4张尔贤,俞丽君.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前景[J].台湾海峡,2000,19(3):388-395. 被引量:16
-
5吴久鸿,易杨华,李玲.抗辐射抗突变抗爱滋病的海藻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概况[J].中国海洋药物,2001,20(5):44-46. 被引量:2
-
6李国平.利用微藻生产有用物质的研究现状与前景[J].莆田学院学报,2002,9(3):17-21. 被引量:6
-
7江红霞,郑怡.微藻的药用、保健价值及研究开发现状(综述)[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3,32(1):68-72. 被引量:16
-
8邹立红,侯竹美,秦松.抗病毒海洋生物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J].海洋科学,2004,28(5):63-6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57
-
1乔苗,王海栋.海洋微生物的活性研究进展[J].发酵科技通讯,2012,41(3):39-42. 被引量:6
-
2李明泽,高世勇,邹翔,季宇彬.海洋药物药理作用的研究[J].药品评价,2005,2(3):161-164. 被引量:4
-
3崔文萱,曾名勇,赵元晖.海洋生物中抗病毒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05,26(11):173-176. 被引量:2
-
4徐守健,张久明,田黎,罗万春.海洋微生物杀虫活性筛选方法比较[J].华东昆虫学报,2006,15(1):70-74. 被引量:7
-
5胡蓓娟,王雪青,姚领,胡萍,陈庆森.从微藻中分离提取生物活性物质[J].食品科学,2006,27(7):264-269. 被引量:5
-
6邢丽贞,李飞,张向阳,安莹.固定化微藻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的应用[J].水资源保护,2006,22(5):9-12. 被引量:15
-
7吴继卫,李国华,迟桂荣.海洋肽类活性物质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7,23(21):1984-1985. 被引量:4
-
8张明辉.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J].水产科技情报,2007,34(5):201-205. 被引量:8
-
9肖湘,陈贤裕.文蛤活性蛋白的分离及体外抗氧化作用[J].中国海洋药物,2007,26(6):24-27. 被引量:6
-
10周革非,魏元臣,王长海.不同季节角叉菜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J].食品科学,2008,29(3):457-459. 被引量:4
-
1张艳红,PlummerE.1995年将上市的新药[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5,22(4):235-237.
-
2齐继成.世界抗艾滋病药物研究开发最新进展[J].中国制药信息,1999,15(6):32-33.
-
3徐峰.抗艾滋病药物概述(续)[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89,10(2):85-87.
-
4唐小山,陈鸿珊,陈可冀.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方法[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3):173-176.
-
5龙康侯,许实波.海洋天然产物7—羟基—8—甲氧基—4(1H)喹啉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药理作用[J].中国海洋药物,1989,8(1):2-9. 被引量:1
-
6孙嘉麟.抗艾滋病药的发展动态[J].上海医药,1993(8):29-30.
-
7杨秀芝,魏月芳.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动态[J].天津药学,1995,7(1):57-58. 被引量:3
-
8王志刚.抗艾滋病阻断膜融合抑制剂——扶素康[J].天津科技,2003,30(4):52-52.
-
9吴伯平.抗艾滋病临床药物述评[J].中国医药情报,1996,2(1):55-57. 被引量:1
-
10刘玄庆.试谈抗艾滋病药物研制应用进展[J].云南医药,1991,12(5):255-25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