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亚经济的增长、危机与复苏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东亚的经济成就和危机 ,“华盛顿共识”都是从市场法则以及“各国”的经济政策和制度框架的角度来解释的。这种思路没有考虑经济与政治的关联、不完全竞争的环境、指标性政策的作用以及地区内的相互依存关系。本文将介绍有关解释东亚经济增长的诸多要素的争论 ,并用“地区性传染”来分析在增长。
作者
菲力普·于贡
刘北成
机构地区
巴黎第十大学经济学数授
不详
出处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1年第4期57-66,共10页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Chinese Edition)
关键词
东亚经济
管理不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危机
自由化
市场法则
金融体系
榜样
研究机构
角度
分类号
F13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1
1
.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0
1
[美]肯尼思·沃尔兹著 胡少华 王红缨译.《国际政治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被引量:18
2
曼瑟尔·奥尔森 陈郁 译.《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被引量:8
3
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0页.
被引量:16
4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 王义桅 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被引量:27
5
[美]布鲁斯·拉西特 哈维·斯塔尔著 王玉珍译.《世界政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41-65.
被引量:13
6
[美]罗伯特·基欧汉著 苏长和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被引量:10
7
[美]罗伯特·吉尔平著 杨字光泽.《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7-109页.
被引量:16
8
[美]曼瑟尔·奥尔森著 陈郁 郭宇峰 李崇新译.《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14
9
[美]杰格迪什·巴格瓦蒂著 张胜纪 王春育译.《风险中的世界贸易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0页.
被引量:1
10
Charles P. Kindelberger,The World in Depression :1929 - 1933,Los Angeles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p. 28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张建新.
霸权、全球主义和地区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公共物品供给的多元化[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8):31-37.
被引量:34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黄河,何家萱,纪昊楠.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国际公共产品的视角[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20(1):19-37.
被引量:2
2
孙伊然.
全球经济治理的观念变迁:重建内嵌的自由主义?[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3):16-32.
被引量:24
3
张越.
D-Link DWL-G730AP[J]
.个人电脑,2005,11(9):40-40.
4
夏安凌,黄真.
论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理论[J]
.教学与研究,2006(11):43-49.
被引量:11
5
秦颖.
收入水平与公共品需求结构关系探讨[J]
.经济与管理,2006,20(12):5-9.
被引量:7
6
黄真,夏安凌.
世界经济治理的政治模式及其启示[J]
.长江论坛,2006(6):70-74.
7
秦琴.
探寻国际公共物品供应途径[J]
.技术与市场,2007,14(5):103-104.
被引量:1
8
李兴乾.
国际援助规划决策的经验及其启示[J]
.国际经济合作,2009(3):45-49.
被引量:2
9
李志强,刘惠生.
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以美国对中国输美纺织品设限为例[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7):32-35.
10
薛晨.
非传统安全问题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兼论“中国责任论”与和谐世界理念的实践[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3):62-69.
被引量:15
1
李东生.
中国的大企业道路[J]
.品牌,2005(7):82-82.
2
谢国忠,周永进.
摩根观察——天降大任于房地产业[J]
.新财富,2002(6):28-29.
3
郭巍青.
“中等收入陷阱”:忧思与反思[J]
.同舟共进,2012(3):4-6.
4
何晓红.
跨国公司与东亚经济的区域化和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13-17.
5
亚洲与龙共舞 保持经济高增长[J]
.海外经济评论,2006(3):23-24.
6
臧乃康.
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治体制改革[J]
.社会科学研究,1993(4):37-41.
7
聂文.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房地产[J]
.中国房地产金融,2015,0(10):74-77.
8
李俊江,史本叶.
日本中小企业在东亚地区投资模式的变化及影响[J]
.国际经济评论,2007(6):45-48.
9
杨启才.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J]
.四川统一战线,2013(3):19-19.
10
李超.
一体化规模经济积聚效应——东亚经济靓丽的三大法宝[J]
.中国科技财富,2007(11):24-31.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