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反问的非零形答句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修辞学领域里,疑问句中的反问句,指的是说写者自问自不答,也不需要听读者回答。但我们认为:在言语交际中,反问的“零形答句”,即不需回答或无回应的情况并不是主流,相反,通常出现的是“非零形答句”,...
作者
聂莉娜
出处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8-19,共2页
Rhetoric Learning
关键词
答句
回答
说话者
句类
反问
言语交际
修辞学
回应
情况
领域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0
参考文献
2
1
刘焕辉1995,《言语交际学教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1
2
刘运同..回应提问的方式和规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0:
同被引文献
20
1
胡孝斌.
反问句的话语制约因素[J]
.世界汉语教学,1999,13(1):46-51.
被引量:21
2
徐盛桓.
疑问句探询功能的迁移[J]
.中国语文,1999(1):3-11.
被引量:102
3
朱晓亚.
试论两种类型的答句[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6(2):121-124.
被引量:6
4
张伯江.
否定的强化[J]
.汉语学习,1996(1):15-18.
被引量:50
5
朱晓亚.
答句的语义类型[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3):47-60.
被引量:12
6
郭继懋.
反问句的语义语用特点[J]
.中国语文,1997(2):111-121.
被引量:122
7
李宇明.
反问句的构成及其理解[J]
.殷都学刊,1990,11(3):91-99.
被引量:53
8
常玉钟.
试析反问句的语用含义[J]
.汉语学习,1992(5):12-16.
被引量:39
9
刘钦荣.
反问句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107-110.
被引量:16
10
霍永寿.
从言语行为的实施看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J]
.外国语言文学,2005,22(2):85-90.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5
1
朱庆祥.
基于互动语篇的反问句答语新认识[J]
.世界汉语教学,2021,35(4):466-480.
2
殷树林.
现代汉语反问句应答系统考察[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3):37-44.
被引量:5
3
冉永平,方晓国.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反问句的人际语用功能研究[J]
.现代外语,2008,31(4):351-359.
被引量:42
4
于天昱.
反问句在话语进程中的作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4(3):96-102.
被引量:4
5
朱庆祥.
基于互动语篇的反问句答语新认识[J]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2(3):21-33.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朱庆祥.
基于互动语篇的反问句答语新认识[J]
.世界汉语教学,2021,35(4):466-480.
2
马笑春.
语言顺应论视阈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1(3):136-138.
被引量:2
3
彭建武.
图书馆交际的顺应性阐释[J]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S1):36-38.
4
方晓国.
反问句研究综述[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2):220-221.
5
殷树林.
汉英反问句比较[J]
.汉语学报,2009(2):61-71.
被引量:3
6
于美娜.
从顺应论视角浅析会话语篇中委婉语的使用[J]
.科技信息,2010(11):180-180.
被引量:1
7
李琎.
语言顺应论研究综述[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3):32-35.
被引量:13
8
冉永平.
冲突性话语趋异取向的语用分析[J]
.现代外语,2010,33(2):150-157.
被引量:166
9
郭艳红.
析字作为语用策略的语境顺应性探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10):106-107.
10
辛丹.
英文电视访谈节目中冲突性话语顺应性研究[J]
.学理论,2012(33):151-152.
被引量:1
1
傅兴尚.
语句层义位组合的零位及其填补[J]
.外语学刊,1998(1):28-30.
被引量:1
2
郭晓辉.
“零”难为“zero”,“zero”亦非“零”——“零”与“zero”的比较与翻译赏析[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2(6):54-55.
3
我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J]
.金色年华,2005(9):41-41.
4
强星娜.
“他问”与“自问”——从普通话“嘛”和“呢”说起[J]
.语言科学,2007,6(5):34-43.
被引量:9
5
陈泽平.
北京话和福州话疑问语气词的对比分析[J]
.中国语文,2004(5):452-458.
被引量:15
6
冯玉明,鲁晓琨.
全韵为[i][u][y]的汉字日语音读[J]
.外语学刊,1985(3):61-68.
被引量:1
7
吴燕萍.
音节环境对韵母时长的影响[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11):43-44.
被引量:1
8
曾莉莉,刘英.
丰城方言常用语气词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2015,37(7):77-82.
被引量:1
9
佘智.
Hamilton图的一个注记(英文)[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3(1):61-61.
被引量:1
10
陈力彰.
真情无价[J]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09(4):5-5.
修辞学习
200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