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伦理学研究状况述评(下)
被引量:4
A Reviw on the Studies of Ecological Ethics in China(Ⅱ)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8-92,共5页
Journal of Beijing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参考文献29
-
1叶平著..生态伦理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281.
-
2张云飞.生态伦理学的进展(上)[J].哲学动态,1989(4):45-49. 被引量:5
-
3杨通进.环境伦理学片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3). 被引量:2
-
4刘湘溶,李永青.生态伦理学初探[J].求索,1991(1):47-50. 被引量:5
-
5章建刚.人对自然有伦理关系吗?[J].哲学研究,1995(4):46-52. 被引量:28
-
6郑慧子.人对自然有必然的伦理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11):54-58. 被引量:12
-
7佘正荣.拓展生态伦理学的文化境域[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2):56-60. 被引量:9
-
8刘福森.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困境[J].中国社会科学,1997(3):45-53. 被引量:210
-
9刘湘溶著..生态伦理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9.
-
10潘玉君,王丽华.走进人类中心主义──兼向余谋昌先生请教[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4):55-59. 被引量:36
二级参考文献19
-
1叶平.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7(11):4-13. 被引量:61
-
2《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总目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7(12):69-72. 被引量:5
-
3章建刚.人对自然有伦理关系吗?[J].哲学研究,1995(4):46-52. 被引量:28
-
4李天瑞,潘玉君.耗散结构理论与自然地理系统[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9,5(5):44-47. 被引量:1
-
5王大生.环境与发展的研究现状及内涵[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3,3(1):1-4. 被引量:11
-
6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10(7):8-14. 被引量:238
-
7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被引量:62
-
8P.伊金斯.生存经济学[M].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被引量:1
-
9A.戈尔 陈嘉映等(译).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227. 被引量:1
-
10-.生态智慧论(第1章)[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583
-
1朱家明.超越“中心主义”之争:纾解生态危机之困的共同体进路[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0):83-86.
-
2黄秋霞.“人类世”中的人、技术与自然:中国传统生态观的当代价值探析[J].宏德学刊,2022(2):332-342.
-
3梁秋花,张莉.压抑的呼声——《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的生态主义解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5):371-374.
-
4王雨辰.西方生态思潮对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29-39. 被引量:25
-
5陆树程,崔昆.关于自然权利的哲学反思[J].社会科学,2007(2):129-138. 被引量:3
-
6解民.信用规范的人文精神在交易行为中的体现[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27(6):106-109. 被引量:2
-
7赵婷婷,张飞鹏.我国民事主体平等价值的发展——从身份、契约的角度审视[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S1):169-172. 被引量:2
-
8潘玉君,段勇,武友德.可持续发展下环境伦理与原则[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5):38-40. 被引量:14
-
9潘玉君,武友德.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理性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6):14-16. 被引量:5
-
10张焕明.人在自然界中主体地位的双重确证——兼论人是“生态危机”的中心[J].学海,2001(4):89-9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28
-
1叶平.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7(11):4-13. 被引量:61
-
2C.斯普瑞特奈克,秦喜清.生态女权主义建设性的重大贡献[J].国外社会科学,1997(6):63-66. 被引量:173
-
3傅华.中国生态伦理学研究状况述评(上)[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1):90-93. 被引量:2
-
4李培超.我国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6):8-12. 被引量:15
-
5余谋昌.中国发展需要生态伦理学[J].中国发展,2002,2(3):1-3. 被引量:8
-
6尤金.哈格罗夫.西方环境伦理学对非西方国家的作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0(3):77-81. 被引量:8
-
7刘湘溶.生态伦理学的权利观[J].道德与文明,2005(6):11-14. 被引量:7
-
8张强,ZbigniewKlimont,DavidG.Streets,霍红,贺克斌.中国人为源颗粒物排放模型及2001年排放清单估算[J].自然科学进展,2006,16(2):223-231. 被引量:74
-
9杨通进.儒家与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一个初步的比较[J].中国哲学史,2006(1):38-42. 被引量:5
-
10朱晓鹏.论西方现代生态伦理学的“东方转向”[J].社会科学,2006(3):43-50.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14
-
1余谋昌.中国发展需要生态伦理学[J].中国发展,2002,2(3):1-3. 被引量:8
-
2李广义.实践性: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属性[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5):38-42. 被引量:4
-
3龙红霞,邹娟.论老子的生态伦理观及其现实意义[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3):61-63.
-
4康宇.西方生态伦理学的逻辑困境及其“东方转向”[J].理论与现代化,2013(6):59-65.
-
5杨翔,刁龙.西方生态伦理学的自然地位之争与反思[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2):1-6. 被引量:1
-
6苗泽华,郑浩.西方生态伦理演变及对工业企业伦理管理的价值导向[J].企业经济,2015,34(10):10-14.
-
7侯佳儒,王明远.边缘与前沿:当代法学背景中的环境法学[J].政治与法律,2016(10):2-14. 被引量:19
-
8毛婷,彭立威.老子生态伦理智慧及其对我国生态伦理学本土化的意义[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1):40-44.
-
9屈振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环境法本土化的启示[J].西部法学评论,2017(6):1-7. 被引量:1
-
10屈振辉.现代环境法的中国传统伦理省思[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33(1):150-155. 被引量:3
-
1何良安.论道德理论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地位[J].伦理学研究,2007(1):79-84. 被引量:6
-
2蔡仕炳.从冲突到和谐——生态伦理学困境的超越[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6-8. 被引量:3
-
3高宁宁,任凤琴.中西方生态伦理学对中国梦的启示[J].学理论,2014(31):23-24.
-
4汪信砚,刘明诗.冯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理论贡献[J].哲学动态,2012(12):25-33. 被引量:2
-
5林红梅.生态伦理学的历史演进和未来走向[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1):35-41. 被引量:8
-
6白奚.中西方人类中心论的比较与对话[J].中国社会科学,2004(1):128-131.
-
7刘淑春.马克思主义在今日俄罗斯——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学术实践大会简介[J].国外理论动态,2002(6):24-26.
-
8张良丛.审美制度:走出审美的象牙塔[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5):66-71. 被引量:4
-
9张锐.生态伦理学的若干前沿问题[J].新华文摘,2010(8):40-41.
-
10徐秋慧.中国法经济学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8(22):1-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