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3-16,共4页
Trends of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同被引文献87
-
1纪国泰.《禹贡》“阳鸟攸居”新解[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1):48-50. 被引量:2
-
2贾海生.浅析上古神话与积石山得名、迁徙及其分化的关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5(1):97-101. 被引量:1
-
3邹逸麟.读《〈尚书·虞夏书〉新解》之《禹贡》篇一得[J].社会科学战线,1997(2):279-280. 被引量:3
-
4王纯五.大禹治水的地域、《禹贡》江沱及成都古城址[J].四川文物,1999(1):35-39. 被引量:4
-
5崔恒升.《禹贡》、《左传》地名大别、小别考[J].文献,1998(1):183-190. 被引量:2
-
6黄盛璋.碣石考辨[J].文史哲,1979(6):34-35. 被引量:5
-
7史念海.论《禹贡》的导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7(1):45-66. 被引量:27
-
8钱穆.禹贡山水杂说[J].齐鲁学刊,1941(1):207-211. 被引量:1
-
9王毓瑚.读《禹贡》随记[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12(4):133-146. 被引量:3
-
10史念海.释《禹贡》雍州“终南忄享物”和“漆沮既从”——重读辛树帜先生《〈禹贡〉新解》后记[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11(2):5-2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9
-
1刘洁.2017~2018年度中国边疆学视野下西藏历史研究综述——以象雄与吐蕃时期为中心[J].中国边疆学,2019,0(1):270-289.
-
2方泉,薛惠芬.古代海洋档案管窥[J].海洋信息,2013,28(3):24-30. 被引量:1
-
3张焰辉.中国先秦时期的前国家形态及其结构特征——基于服制视角[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49-54.
-
4成一农,陈旭.“夏朝”存在吗?--基于历史学学科目的和方法的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3):203-214. 被引量:10
-
5王峰,周智生.冲破封闭与隔离:中缅印交角地区交流史研究的三个维度[J].青藏高原论坛,2020,8(1):83-91.
-
6沈思芹,钱宗武.《尚书·禹贡》所载中国古代农业知识的译介及其西传[J].中国农史,2020,39(3):43-53. 被引量:3
-
7孙勇,孙昭亮.一般边疆学中的中国陆疆主次边疆带溯源探究——以甲骨文造字和“禹贡”及藏羌彝走廊拓展研究为例[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3):109-121. 被引量:8
-
8潘明娟.畿服制与择中立都[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37(1):44-52. 被引量:2
-
9才贝.有灵之水到作为“礼物”的水——人类学视角下三江源国家公园玉树段的“水”文章[J].青海民族研究,2023,34(1):129-135.
-
1余军.西夏若干城塞地望研究述要[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29-33. 被引量:4
-
2郭峰.西汉河东郡属县地望新考[J].甘肃农业,2006(9X):161-161. 被引量:2
-
3张新斌.周初“三监”与邶、鄘、卫地望研究[J].中原文物,1998(2):60-65. 被引量:7
-
4郭声波.唐代南宁州都督府属州交通与地望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21(2):85-97. 被引量:11
-
5张国硕.夏代晚期韦、顾、昆吾等方国地望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30(2):83-89. 被引量:9
-
6吴桂美.东汉崔氏家族世系及地望的考辨[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1):81-83. 被引量:2
-
7陈琼,谷斌.《水经注·夷水》新释[J].三峡论坛,2014(3):6-11.
-
8魏隽如,张智海.北魏柔玄镇地望考述[J].北方文物,2009(1):85-90. 被引量:5
-
9钟焓.辽代东西交通路线的走向——以可敦墓地望研究为中心[J].历史研究,2014(4):34-49. 被引量:13
-
10连振波.“窜三苗于三危”新辨[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0(2):11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