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国企激励机制 增强国企竞争实力——浅析推行年薪制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6-17,共2页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
1王秀云.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J].时代金融,2014(7X):135-135. 被引量:3
-
2杨波,李时彦,刘小平.企业生命周期与激励性报酬制度[J].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0(2):4-8. 被引量:1
-
3杨波,李明彦,杨雪莲.知识型企业的创新与薪酬制度[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02,15(3):24-27.
-
4李吉林.基于上市公司治理的管理者收益分享模型的构建及分析[J].消费导刊,2007,0(2):64-64.
-
5曹大友.论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性报酬制度[J].江苏企业管理,2000(241):94-96.
-
6谌新民,张炳申.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5C分析框架[J].经济管理,2003,29(19):40-42. 被引量:2
-
7马如飞.管理者收益、R&D支出与盈余管理——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2,32(2):246-250. 被引量:3
-
8马丽英.国有公司制企业如何设计激励性报酬制度[J].经济论坛,2004(8):53-54.
-
9周嘉南,雷霆.股权激励影响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了吗?[J].管理评论,2014,26(3):39-52. 被引量:26
-
10西凤茹,王娜.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经营者收入分配方式探讨[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30(5):53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