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7,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参考文献2
-
1徐昕,高崇玄,张丽申,李肃反,王忠勇,林福美,彭长虹,唐培,高云秋,李之俊,陈文.我国运动碎死调查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2):99-102. 被引量:105
-
2孟昭琴.运动猝死的预防[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7):3789-3789.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9
-
1拾景达,陈吉棣,徐玉芳,陈志民,井德津.教练员高脂血症的环境因素分析──Ⅰ.教练员血浆脂质和载脂蛋白水平的特点[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6,15(2):148-152. 被引量:2
-
2拾景达,陈吉棣,徐玉芳,陈志民,井德津.教练员高脂血症的环境因素分析──Ⅱ.教练员膳食营养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6,15(3):236-239. 被引量:3
-
3林福美.体育活动中的猝死[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2,11(3):161-161. 被引量:3
-
4王晓玲.运动中猝死的原发病[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0,9(4):197-197. 被引量:4
-
5林福美(摘),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2年,11卷,3期,161页 被引量:1
-
6唐培,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1年,10卷,4期,129页 被引量:1
-
7王晓玲(摘),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0年,9卷,4期,197页 被引量:1
-
8张开滋,猝死诊断防治学,1998年 被引量:1
-
9唐培,高云秋.非创伤性急死和运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1,10(4):219-223.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110
-
1宋伟,张伟,魏晓芸.运动猝死的研究及其进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6):57-59. 被引量:4
-
2史晓红.对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24(6):102-105. 被引量:2
-
3刘英杰,刘昭强,陈建明.运动与猝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1,10(13):109-110. 被引量:3
-
4彭许翔.对校园学生运动性猝死原因与预防对策的探讨[J].海峡科学,2012(8):169-171. 被引量:2
-
5孙艳秋,张冬梅.大学生运动性猝死与体育运动的医务监督[J].内江科技,2011(6):145-145. 被引量:2
-
6陈栋.老年人体育锻炼与运动处方[J].福建体育科技,2002,21(5):61-64. 被引量:12
-
7陈建明,朱林,彭莉.运动与心脏猝死[J].福建体育科技,2002,21(4):41-43. 被引量:4
-
8曹士云.老年体育活动中猝死的调查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1,22(4):47-49. 被引量:7
-
9谭萍香,黄赫.拔河运动致猝死1例[J].蛇志,2004,16(4):72-72.
-
10曹士云.老年体育活动中猝死的回顾性调查[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6):687-688.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26
-
1张厚福,张新生,李福田.学校体育中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1):28-30. 被引量:79
-
2张河川,郭思智,罗兆富.干预前后青少年运动KAP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4):501-502. 被引量:1
-
3崔巴特尔,胡晓彦,崔磊.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与运动处方的研究开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7):927-929. 被引量:46
-
4任廷锋.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贵州体育科技,2004(4):95-96. 被引量:12
-
5杨法香,单林娜,王金栋.运动诱发猝死的研究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05,21(8):766-768. 被引量:21
-
6王正珍,田野.运动负荷试验和健身锻炼前的危险评价及防范措施——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关于健身活动中的健康监测及危险分层的应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3):374-377. 被引量:25
-
7潘志军.运动性猝死的研究进展[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1):88-90. 被引量:11
-
8杨姗姗,郭欣.儿童及青少年运动伤害的预防研究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12):1519-1521. 被引量:9
-
9杨多贵,高飞鹏.人类健康风险的定量评估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3):55-59. 被引量:7
-
10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指导丛书》编委会.中年人健康与健身[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5
-
1刘一平.全民健身运动中运动性猝死的预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3):109-113. 被引量:5
-
2苏玉凤.大学生体育运动风险研究进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9):11-11. 被引量:13
-
3张现峰,刘昱欣.大学生对校园体育运动风险事件的认识调查[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6(4):65-68. 被引量:4
-
4王忠礼.体育锻炼要重视预防运动性猝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140-141.
-
5吴卫兵.青少年运动风险监控系统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9X):6064-606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3
-
1李瑶,陈智玲,周闵.运动疗法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32):317-317.
-
2王纯,吴中远.运动性猝死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2):96-99. 被引量:8
-
3李晓亮.“运动风险”概念的剖析与界定[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6):20-24. 被引量:24
-
4陈德明,李晓亮,李红娟.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9):102-108. 被引量:58
-
5谢一锋.青少年啦啦操的运动风险评估与预防对策[J].搏击(体育论坛),2012,4(1):68-69. 被引量:2
-
6姜春平,陈德明,于滢,吕克宁,刘宇飞.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31(1):63-69. 被引量:10
-
7张杰超,郑军,汤伟忠.上海百姓健身房锻炼意义及风险防范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3,34(5):41-44. 被引量:4
-
8董玉福,张文星.25例学生运动性猝死特点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09-110. 被引量:15
-
9原雅青.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控制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29(5):54-57.
-
10刘昱欣,周波,赵京华,贾昌志,吴正,李青,朱景伟,齐凤超,范洪强,腾德山.不同体质群大学生运动风险评估模式对耐力跑成绩的影响[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6(10):73-77. 被引量:2
-
1徐丽英,许立美.3种措施联用预防感冒的疗效观察[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1):85-85. 被引量:1
-
2张晓文,石启英.关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大学生[J].中国校医,2009,23(5):588-588.
-
3吕霞霞.某大学新生HBsAg及ALT检测分析[J].中国校医,2008,22(3):284-284. 被引量:1
-
4方中良,沈干,胡世莲,吴蕾,徐维平,靳松.合肥市高校教师高血压前期转归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388-1389. 被引量:2
-
5杨丽.我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与对策[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7,8(12):23-24.
-
6徐昕,高崇玄,张丽申,李肃反,王忠勇,林福美,彭长虹,唐培,高云秋,李之俊,陈文.我国运动碎死调查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2):99-102. 被引量:105
-
7施少平,李春明,夏鞍洁.运动猝死1例报道[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65-65. 被引量:8
-
8李多会.浅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安全教学[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2):147-147.
-
9杨鸿儒,高继英.21例在校大学生麻疹病例报告[J].中国校医,2010(7):482-482.
-
10胥长寿.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J].科学咨询,2013(40):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