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信息技术与女性发展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1
My View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Women's Progres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中性化色彩,它使男女之间基于生理差异的性别分工变得不再重要,扩大了女性的社会实践、交往实践和自由空间,对女性具有深远的意义,给女性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作者
倪志娟
机构地区
湖北省孝感学院
出处
《理论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4,共2页
Theory Front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女性
发展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法】让·拉特利尔 吕乃基译.《科学技术对文化的挑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页.
被引量:1
2
【英】朱丽叶·米切尔.《妇女:最漫长的革命》[A].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C].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9页.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3
1
黄育馥.
计算机游戏与性别关系——性别研究的新领域[J]
.国外社会科学,2001(5):44-50.
被引量:8
2
刘魁.
真理、文化权威与知识生产的时代性——兼评福柯对真理话语的微观权力分析[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21(3):53-57.
被引量:13
3
倪志娟.
光亮中的消隐——男权文化语境中的科学技术与女性[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89-93.
被引量:1
4
余园.
信息技术与女性社会分工变迁分析[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5):46-50.
被引量:5
5
[美]B·比姆贝尔.对因特网上性别差异的测量.社会科学季刊,2000,(3).
被引量:1
6
黄育馥,刘霓.塞伯空间中的女性[A].e时代的女性-中外比较研究[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7
瞿振明.赛伯空间及赛伯文化的现在与未来:虚拟实在的颠覆性[EB/OL].http://www2.tianyablog.com/blogger/trackback.asp?BlogID=711648&PostID=7639749
被引量:1
8
[美]白馥兰著,江湄,邓京力译.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被引量:2
9
Teresa de Lauretis. The Technology of Gender[A]. Technologies of Gender[C].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7.
被引量:1
10
网络婚姻正在悄然流行是“风花雪月”的陷阱[EB/OL].解放日报,时间:2006-2-10,news.driverchina.com/Html/news/net/net/1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沈奕斐.
赛伯空间中的主体技术和性/性别政治[J]
.妇女研究论丛,2009(1):46-5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侯雨飞.
管窥微博平台性别议题“一边倒”现象[J]
.青年记者,2022(22):71-72.
被引量:2
2
骆勇.
网络伦理失范过程分析:发生、表现及其成因[J]
.理论与改革,2010(1):92-95.
被引量:3
3
何涛,蔡志鹏.
网络媒体与大学生性别意识建构[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2):92-95.
被引量:1
4
李才香.
“延续”与“超越”:网络性别话语的转向与再生产机制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0):251-254.
1
中年夫妻关于性的对话[J]
.健康大视野,2002,0(11):55-55.
2
张立国,罗力.
一个需要反思的概念——对“男女平等”的再认识[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1994,0(2):25-26.
3
画仟.
婚前一定要看的经典定律[J]
.心理世界,2007(3):17-17.
4
汪玲萍.
中西方男女平等之路述评[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18-21.
被引量:3
5
闵杰.
深圳立法促进性别平等[J]
.中国新闻周刊,2012(24):42-43.
6
孙诗婕.
女人:给心情放个假[J]
.家庭科技,1998(11):8-8.
7
叶嘉文.
双性化与现代社会[J]
.科教导刊,2014(14):144-145.
被引量:1
8
方刚.
谁使我们成了男人和女人[J]
.东西南北(大学生版),2005,0(5):32-33.
9
一部解读社会文化的新著《女性学》出版[J]
.全国新书目,2005,0(6):8-8.
10
张琦.
最佳夫妻&噩梦夫妻[J]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2010,0(6):42-43.
理论前沿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