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银企关系:国际比较与中国的模式构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分析银企关系历史演进过程和比较国际上三种典型的银企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了现代银企关系变迁趋势和规则,结合中国银企关系的特征和问题,提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银企关系模式框架。
作者
陈伟光
机构地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6-169,共4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银行
契约
银企关系
制度改革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王昭凤著..银企关系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03.
2
孙天琦.金融组织结构研究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被引量:1
3
王 江.
转轨经济中银企关系的变迁与重构[J]
.金融研究,2002(3):74-80.
被引量:8
4
高玉泽.
论我国信用问题与银企关系[J]
.金融参考,2002(1):11-15.
被引量:4
5
吴惠涛,陶茹丽.
西方商业银行服务竞争策略的八大转变[J]
.上海金融,2003(1):50-51.
被引量:6
6
陈伟光.
中国银行业的合理结构:一个分析框架[J]
.财贸经济,2004,25(9):20-24.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魏杰,沈莹.
国有企业资本金不足状况分析[J]
.企业活力,1997(1):16-19.
被引量:2
2
.《中国统计年鉴》[M].,1983.323页.
被引量:855
3
奥利弗 E 威廉姆森 张群群 黄涛译.《反托拉斯经济学—兼并、协约和策略行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被引量:1
4
Roger LeRoy Miller and David D.VanHoose, Modern Money and Banking. Third Edition, cGraw- Hill,1993.
被引量:1
5
Franklin Allen and Douglas Gale, Comparing Financial Systems. the MIT Press, 1999.
被引量:1
6
.[N].《金融时报》,2003年1月24日.
被引量:15
7
《中国金融年鉴(1998)》
被引量:1
8
于良春,鞠源.
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J]
.经济研究,1999,34(8):48-57.
被引量:346
9
林毅夫,李永军.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
.经济研究,2001,36(1):10-18.
被引量:3052
10
刘伟,黄桂田.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J]
.经济研究,2002,37(8):3-11.
被引量:227
共引文献
31
1
汪来喜.
基于产权和市场结构的商业银行竞争力述评研究[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8):126-128.
2
张海燕,刘艳.
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定价策略选择[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4,19(4):47-50.
被引量:2
3
陈伟光,肖晶.
信用问题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分析[J]
.海南金融,2005(2):13-16.
被引量:4
4
占新军.
信用缺失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J]
.金融与经济,2003(1):29-31.
被引量:1
5
黄志豪,于蓉.
银行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J]
.经济学动态,2005(2):91-94.
被引量:3
6
宋玉华,虞迪锋.
转型时期信贷契约的软约束——基于多重治理的思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4):44-51.
7
董薇.
努力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省档案局举办《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培训班[J]
.四川档案,2005(4):23-23.
8
倪海江,万迪昉.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分析:市场结构、产权结构和超产权理论比较[J]
.金融与经济,2006(2):20-22.
被引量:4
9
徐庆三.
电子银行+管理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提升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J]
.商场现代化,2006(06X):58-59.
被引量:2
10
陈伟光.
多维视角下的中国银行业结构改革设计[J]
.改革,2006(7):49-5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
1
李胜楠,牛建波.
负债融资、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最大化[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5):99-103.
被引量:17
2
陈柳钦.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深层次思考[J]
.济南金融,2005(3):20-23.
被引量:1
3
孔爱国,薛光煜.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能力的实证研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4):39-46.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1
1
宋卉.
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J]
.审计月刊,2009(6):53-5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彭飞.
上市公司负债融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24):12-14.
被引量:2
2
赵维欣.
负债融资对青海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J]
.现代商业,2014(2):46-47.
1
傅建设.
对现代银企关系系统研究的力作——《现代商业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论》述评[J]
.特区经济,1998(8):56-56.
2
刘光杰,马金良.
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特征及其变迁[J]
.经济学家,1998(4):57-62.
被引量:5
3
桑文婷.
浅谈构建现代银企关系[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1998,0(2):65-65.
4
林茹.
构建现代银企关系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防范应用[J]
.市场周刊,2011,24(4):104-106.
5
程实.
读懂全球百强银行的变迁趋势[J]
.现代商业银行,2014(9):22-23.
6
庞淑娟.
国内外支付结算体系的变迁趋势[J]
.现代商业银行,2015,0(6):44-48.
7
张乃禄.
我国融资结构未来变迁趋势[J]
.上海国资,2001(2):38-39.
8
张红军.
国际投行新模式对工商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借鉴[J]
.金融言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4(2):15-20.
9
林茹.
构建现代银企关系 防范银行信贷风险[J]
.现代金融,2012(1):35-36.
10
陈云溪.
试论建立适应商业银行体制的现代银企关系问题[J]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1995,0(4):35-36.
江西社会科学
200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