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教学要摆脱“三要素”理论的羁绊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25,共2页
Languag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
1王大贤.从职业化的“三要素”再谈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08(12):230-233. 被引量:5
-
2何元俭.也谈《师说》的说理逻辑[J].中学语文教学,2017,0(5):54-56. 被引量:2
-
3李淑华.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J].零陵学院学报,2002,23(3X):48-50. 被引量:1
-
4唐银.层层深入,议论文入门课新尝试——以《懒惰的智慧》为例[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0(31):164-164.
-
5邓辉麟.议论文“三要素”理论的来源及其局限性[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22(1):84-91. 被引量:3
-
6卢海燕.《星星变奏曲》的三要素教学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10):52-53.
-
7骆萱.有趣的地心引力[J].启蒙(0-3岁),2002,0(9):30-31. 被引量:1
-
8沈利梅.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2014(4):25-26.
-
9徐佳.高校外语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与高校素质教育有效接轨问题初探[J].科教文汇,2008(32):16-16.
-
10咨询处[J].父母必读,2002(12):2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