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2,共1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同被引文献79
-
1编辑的期待[J].人民文学,2000(8):4-4. 被引量:1
-
2刘云.艰难的历程——论“乡下人进城”文学的农民立场[J].文教资料,2007(7):90-92. 被引量:5
-
3毕飞宇,汪政.语言的宿命[J].南方文坛,2002(4):26-33. 被引量:87
-
4刘川鄂.两个女名人和同一个构思——范春歌、池莉西藏作品之比较[J].书屋,2001(11):58-61. 被引量:1
-
5余昌谷.把心中的“景象”呈现给读者─—铁凝九十年代短篇小说创作概观[J].江淮论坛,1999(3):78-83. 被引量:2
-
6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1985(5):3-14. 被引量:443
-
7黄子平.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艺术发展[J].文学评论,1984(5):22-32. 被引量:26
-
8西慧玲.情感的退位与理性的反驳——铁凝小说《秀色》解读[J].北方论丛,1998(2):90-92. 被引量:2
-
9陈映实.深刻传神的生命写真——评铁凝新作《孕妇和牛》与《对面》[J].小说评论,1994(3):58-60. 被引量:4
-
10戴锦华.真淳者的质询──重读铁凝[J].文学评论,1994(5):5-14. 被引量:90
引证文献6
-
1唐昕.近十年来铁凝创作研究述评[J].文教资料,2007(7):108-111.
-
2黄发有.短篇小说为何衰落?[J].南方文坛,2005(3):4-9. 被引量:4
-
3李晓艳.铁凝农村题材小说研究综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3):35-39.
-
4郝敬波,吴义勤.新时期短篇小说文体反思[J].文艺研究,2012(6):36-43. 被引量:7
-
5乔以钢,崔彦玲.近年来女作家“乡村女性进城”的常态叙事[J].社会科学战线,2013(3):180-185.
-
6任慧群.铁凝《哦,香雪》的诚义叙事[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6):36-37.
二级引证文献11
-
1向荣,陆王光华.“没有结果的游戏”——论高旭帆的小说创作[J].阿来研究,2020(1):149-156. 被引量:1
-
2周根红.从新世纪文学期刊视觉化转型看编辑策略的调整[J].中国编辑,2011(1):34-37. 被引量:8
-
3郝敬波.国家形象研究视阈中的区域书写与中国经验——以新时期江苏短篇小说创作为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6):170-179. 被引量:5
-
4郝敬波.短篇小说的灵魂:从汪曾祺到苏童[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8):177-184. 被引量:3
-
5杨会.新媒介时代的文学生产机制[J].扬子江(评论),2016(5):39-43. 被引量:1
-
6饶倩倩.茅盾的短篇小说观及其时代价值[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7(5):108-112.
-
7韩伟.从“乡土凝香”到“现实余韵”——陈忠实短篇小说论[J].当代作家评论,2020(1):128-133. 被引量:2
-
8郝敬波.小说世界、创作姿态与文体意识——以叶炜小说集《狼王》为中心[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5):151-157.
-
9徐阿兵.想象短篇小说的方法[J].艺术广角,2021(4):97-103.
-
10李英华.苏童短篇小说的创作渊源和英译传播[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1):66-71.
-
1刘虹.命名(外一首)[J].诗刊,2012(5):50-50.
-
2郭庆晨.说陪衬[J].民主与法制,2000(5):34-34. 被引量:1
-
3龙郁.独立的白鹭[J].厦门文学,2012(9):75-76.
-
4傅洋.听雨[J].雨花,1996,0(5):47-47.
-
5向林.姐姐[J].当代教育,2013(4):113-113.
-
6翁景贵.打工者说(二首)[J].诗林,2007,0(3):110-110.
-
7方文竹.杏花村[J].诗歌月刊,2012(4):30-30.
-
8催友利,郝中实.大树的启迪[J].三月风,1995,0(9):2-2.
-
9苗其华.【中吕】阳春曲·洞庭草[J].老年人,2014(5):45-45.
-
10罗青.探析博尔赫斯短篇小说创作之艺术特色[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2):69-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