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电子数据互换(三):EDI责任和EDI服务
出处
《数据通信》
1993年第3期53-63,68,共12页
-
1陈淑仪,钱永玲.EDI电子数据互换(五)──EDI网络结构[J].数据通信,1994(1):30-39. 被引量:1
-
2刘亚宁.Internet和EDI[J].现代电信科技,1996,26(11):30-32.
-
3陈淑仪.EDI电子数据互换(一)[J].数据通信,1993(1):39-45.
-
4陈淑仪.EDI电子数据互换(二):EDI信息客体[J].数据通信,1993(2):35-41.
-
5陈淑仪.EDI电子数据互换(四):EDI标准化[J].数据通信,1993(4):47-59.
-
6金磐石.消息处理系统、目录服务系统与电子数据互换[J].中国金融电脑,1996(7):7-12.
-
7刘耀文.信息化与交通的电子数据互换(EDI)[J].山东交通科技,1997(3):1-7.
-
8兰嗣兵,范雄.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0,20(3):80-84.
-
9李增智,李平均.基于EDI概念模型的EDI开放系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6,30(9):59-64. 被引量:1
-
10叶力,胡陈,朱卫锋.基于WPG的电子数据交换平台研究[J].中国电子商情(通信市场),2011(6):323-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