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扁穗雀麦化学去雄试验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津澳林作为扁穗雀麦的去雄剂,在30%和35%剂量时杀雄效果为100%,25%的剂量杀雄效果为93%;扁穗雀麦的株高和穗茎长与化学去雄剂的剂量有明显的关系,并随着剂量的增加植株高度和穗茎长度降低。
作者
邓蓉
张定红
机构地区
贵州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出处
《四川草原》
2005年第2期27-27,30,共2页
Journal of Sichuan Grassland
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基金项目研究内容之一
关键词
扁穗雀麦
去雄
杀雄效果
剂量
植株高度
试验
长度
增加
降低
关系
分类号
S54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51.221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王秋叶,郭志远.
化学杀雄配方效果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1998(2):15-17.
被引量:4
2
刘季宗.
小麦化学杀雄技术的探讨[J]
.河北农作物研究,1994(1):44-49.
被引量:3
3
赵桂琴.
化学杀雄剂GENESIS诱导早熟禾雄性不育的初步研究[J]
.草业科学,2000,17(3):20-2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程俊源,赵林姝,孙国庆,刘录祥.
化学杀雄剂Sc205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J]
.核农学通报,1993,14(3):116-120.
被引量:5
2
刘宏伟,张改生,王军卫,王小利.
新型化学杂交剂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初步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1998,18(2):218-222.
被引量:23
3
郭素萍,李保国,张守慧,李振辉,张花香,张宏业.
太行山板栗化学疏雄试验初报[J]
.河北林果研究,1998,13(2):170-173.
被引量:14
4
刘庆龙,卢向阳,彭丽莎,罗泽民,周庭波,林芳仕,吴松青.
两系杂交水稻应用化学杂交剂保纯的研究 Ⅰ.“保纯灵”诱导光温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的效果[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4(4):270-276.
被引量:4
5
黄雪清,杨安南,周月兰,张金渝.
化学杀雄剂Ⅲ号(吡喃酮类复配剂)诱导水稻雄性不育的效果[J]
.江苏农业学报,1999,15(1):17-20.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8
1
李海林,徐庆国.
小麦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3,17(4):208-212.
被引量:17
2
张丽霞,徐宪涛,姚爱兴.
不同去雄方法诱导草地早熟禾雄性不育的研究[J]
.四川草原,2005(1):42-44.
被引量:1
3
邓蓉,张定红.
苇状羊茅去雄杂交种生产试验[J]
.草业与畜牧,2007(4):25-26.
4
辛金霞,戎郁萍.
化学杂交剂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J]
.草业科学,2010,27(3):124-131.
被引量:5
5
王能建,邱长华,薛开,南晓亮.
一种基于工程图的产品结构生成系统[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1999,20(5):7-13.
6
梁平,徐庆国.
中国草坪植物育种研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5,19(S1):418-422.
被引量:4
7
张丽霞,姚爱兴,徐宪涛.
国内外草地早熟禾育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
.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2):76-79.
被引量:5
8
张丽霞,姚爱兴.
津奥啉诱导草地早熟禾雄性不育的初步研究[J]
.草原与草坪,2004,24(1):30-32.
同被引文献
35
1
李海林,徐庆国.
小麦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3,17(4):208-212.
被引量:17
2
刘宏伟,张改生,刘秉华.
化学杂交剂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3):2282-2285.
被引量:12
3
张丽霞,徐宪涛,姚爱兴.
不同去雄方法诱导草地早熟禾雄性不育的研究[J]
.四川草原,2005(1):42-44.
被引量:1
4
段泽敏,王贤萍,曹贵寿,孙俊杰,杨晓华,安鸣.
核桃化学去雄技术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05,33(1):39-42.
被引量:5
5
李稳香,汤传喜,潘旺林.
化学杀雄法杂交油菜制种保纯技术[J]
.种子科技,2005,23(4):233-233.
被引量:9
6
蒋明亮,陈万义.
哒嗪类植物化学杂交剂的研究概况[J]
.农药译丛,1995,17(3):42-44.
被引量:5
7
于澄宇,胡胜武,张春宏,俞延军,何蓓如.
化学杂交剂EXP对油菜的杀雄效果[J]
.作物学报,2005,31(11):1455-1459.
被引量:42
8
邓蓉,张文,徐忠惠.
苇状羊茅去雄杂交试验研究[J]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1):30-31.
被引量:1
9
闫先喜,梁作勤,田纪春.
Sc205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J]
.华北农学报,1996,11(1):19-24.
被引量:5
10
肖建国,蒋爱湘,冯桂苓,石斯发,徐昕,冯刚,周之杭,梁咏东,尤文玲.
化学杂交剂“津奥啉”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机理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6,11(4):7-1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辛金霞,戎郁萍.
化学杂交剂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J]
.草业科学,2010,27(3):124-13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刘自刚,呼天明,汪玉琳,王新军,杨亚丽,张雁,何军,雷燕妮.
桔梗不育特性及育性稳定性研究[J]
.草业科学,2012,29(1):65-70.
被引量:1
2
郑建敏,李浦,廖晓虹,杨梅,饶世达,蒲宗君.
化控两系杂交小麦——川麦59产量、品质、抗病性等特征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11,24(6):2029-2032.
被引量:8
3
宋瑜龙,张鹏飞,张改生,赵卓军,牛娜,赵新亮,王军卫.
小麦新型化学杂交剂的筛选[J]
.作物学报,2014,40(6):1125-1131.
被引量:4
4
郑建敏,罗江陶,蒲宗君,李式昭,刘于斌.
小麦化学杀雄剂SC2011施药剂量效果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4):1-5.
被引量:1
5
曹永红,任军荣,张智,王京宏.
人工模拟降雨对油菜化学杂交剂SX-1使用效果影响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9):33-34.
被引量:2
1
孙进昌.
红麻化学杀雄杂交制种技术[J]
.农村百事通,1997(1):26-27.
2
潘启民,董一洪.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化学去雄效果[J]
.种子,1991,10(3):61-61.
3
彭丽莎,卢向阳,刘庆龙,罗泽民.
两系杂交稻制种中无毒化学去雄剂应用研究初报[J]
.杂交水稻,1999,14(2):10-12.
4
傅秀林,尹胜国,金京花.
津奥啉对水稻“化杀”的效果分析[J]
.农业与技术,1997(3):4-8.
被引量:1
5
邓蓉,张定红.
苇状羊茅去雄杂交种生产试验[J]
.草业与畜牧,2007(4):25-26.
6
欧仕益,周鹊轩,何觉民.
无毒化学去雄剂PCZ在小麦上的应用[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4(2):42-43.
被引量:1
7
邓蓉,张文,徐忠惠.
苇状羊茅去雄杂交试验研究[J]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1):30-31.
被引量:1
8
蒋明亮,陈万义.
哒嗪类植物化学杂交剂的研究概况[J]
.农药译丛,1995,17(3):42-44.
被引量:5
四川草原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