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气分阴阳”辨析阴虚发热证
被引量:
2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is Fever with Yin Asthenia from Qi Containing Yin and Yang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气分阴阳”理论辨析阴虚发热证 ,并讨论相关问题。纠正把阴虚发热阐释为“血虚发热”、“津液虚发热”的不正确说法 ,分析其实质 ,从而立足于阴阳二气的作用关系理论 ,规范化阴虚发热证的病机 ,并提出其实际意义。力图抛砖引玉 ,巩固“气分阴阳”理论在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应用中的指导作用。
作者
王勇
孙广仁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1-5,共5页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气
精
阴阳
气分阴阳
阴虚发热
中医学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27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1
杨勇,梁月华,汪长中,任红.
虚寒、虚热证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与血液流变学的时相性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29-32.
被引量:54
2
黄俊山,白介辰,黄国良,黄荣璋,李玲,郑关毅,颜耀斌,林智颖.
从检测血中FT_3、FT_4、T、E_2及皮质醇等指标探讨寒证热证的本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2):113-115.
被引量:42
3
王秋.
增液汤对阴虚热盛证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2):761-762.
被引量:20
4
周永生,樊雅莉,张宇鹏,蒋小丽,邹世洁,崔成德,乔文彪,陈小野,邵德彬,王肃,王丽芳.
大鼠虚热证模型的研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9):23-26.
被引量:21
5
元颖,陈怡宏.
中医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概述[J]
.江苏中医,2001,22(4):42-43.
被引量:9
6
徐志伟,陈群,刘亚梅,雷娓娓,王斌,陈芝喜.
实热证、虚热证造模大鼠甲状腺超微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联系[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3):23-25.
被引量:15
7
孙广仁等编著..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383.
8
(清)王士雄编,陈辉,王怡注释..温热经纬[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179.
9
杨学鹏著..阴阳-气与变量[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226.
10
卢玉起,郑洪新编著..内经气学概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8.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陈小野.
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精气夺则虚”问题[J]
.北京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4,11(3):50-53.
被引量:9
2
陈小野,易崇勤,邹世洁,王丽华,金敬善.
长期热证造模的内分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5,2(2):5-6.
被引量:17
3
王秋.
象兔“温病阴虚热盛证”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9):427-429.
被引量:23
4
陈小野,邹世洁,佟彤.
“精气夺则虚”脾虚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J]
.中兽医医药杂志,1996,15(2):3-6.
被引量:5
5
梁月华.
寒热本质研究进展[J]
.中医杂志,1996,37(12):747-750.
被引量:63
6
仲玉山,王光瑞,姜菊英.
热病伤阴红舌证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其应用──复方五参冲剂的药效机理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6,2(1):47-49.
被引量:3
7
王秋.养阴方对家兔阴虚热盛证动物模型发热效应的影响[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2):131-131.
被引量:2
8
梁月华 等.寒凉药与温热药对交感神经及代谢机能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19(1):54-54.
被引量:10
9
毛腾敏.“血瘀”病理模型探索(一)[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5,17(4):246-246.
被引量:50
10
谢竹藩.从尿中儿茶酚胺及cAMP、cGMP的排出量探讨中医寒证、热证的本质[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1):651-651.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27
1
马丽亚,张颖,庞玉琴,王磊,李宾玲,张大伟.
庞氏安胎止血汤对热证自然流产大鼠T细胞亚群表达干预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8,29(11):2632-2635.
被引量:8
2
林霄,倪莉,梁飞豹,刘波祥,陈小奋,铙平凡.
以大鼠肛温实验验证判别水果寒热性质的数学模型[J]
.中国食品学报,2003,3(z1):170-174.
被引量:4
3
张晶晶,贾钰华.
寒热证在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新进展及前瞻[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209-211.
被引量:1
4
王勇,张燕.
从“气”调控作用论“阴虚发热”证动物造模的正确选择[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7):841-841.
5
张洛欣,王米渠,翁洋,朱允民,丁维俊,刘明.
生物信息融合与肾阳虚证治的交叉合论[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8):979-981.
被引量:6
6
成秀梅,杜惠兰,李丹.
加减温经汤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2):118-121.
被引量:11
7
甘慧娟,杨丽蓉,黄守清,李灿东,林端宜.
热证虚实病理与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研究[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2):1-3.
被引量:4
8
刘亚梅.
中医实热证、虚热证实验研究新探[J]
.中医药学报,2006,34(2):58-60.
被引量:9
9
杨丽萍,王米渠,吴斌,王明臣,张天娥.
虚寒证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J]
.江苏中医药,2006,27(5):24-25.
被引量:14
10
吴斌,谭从娥,李炜弘,高泓,林乔,王米渠.
一个家系虚寒证的基因表达谱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1):47-49.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8
1
梁学书.
青蒿鳖甲汤治疗阴虚发热临床体会[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5):295-295.
被引量:4
2
郭忠印.
试论阴虚发热[J]
.河北中医,1988,10(1):42-43.
被引量:1
3
元颖,陈怡宏.
中医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概述[J]
.江苏中医,2001,22(4):42-43.
被引量:9
4
徐志伟,陈群,刘亚梅,雷娓娓,王斌,陈芝喜.
实热证、虚热证造模大鼠甲状腺超微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联系[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3):23-25.
被引量:15
5
周永生,樊雅莉,张宇鹏,蒋小丽,邹世洁,崔成德,乔文彪,陈小野,邵德彬,王肃,王丽芳.
大鼠虚热证模型的研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9):23-26.
被引量:21
6
王秋.
增液汤对阴虚热盛证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2):761-762.
被引量:20
7
黄俊山,白介辰,黄国良,黄荣璋,李玲,郑关毅,颜耀斌,林智颖.
从检测血中FT_3、FT_4、T、E_2及皮质醇等指标探讨寒证热证的本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2):113-115.
被引量:42
8
杨勇,梁月华,汪长中,任红.
虚寒、虚热证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与血液流变学的时相性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29-32.
被引量:54
引证文献
2
1
刘映芳.
阴虚发热辨治7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2):183-184.
被引量:1
2
王勇.
以气调控论指导“阴虚发热”证实验动物的正确造模[J]
.四川中医,2010,28(8):18-19.
二级引证文献
1
1
于凤华.
浅析缓解老年心理压力的中医运动疗法[J]
.吉林中医药,2008,28(7):512-512.
被引量:3
1
王勇.
以气调控论指导“阴虚发热”证实验动物的正确造模[J]
.四川中医,2010,28(8):18-19.
2
吴小明.
肝肾气血阴阳论[J]
.甘肃中医,2004,17(5):1-3.
被引量:1
3
张楠,张金玺,张六通.
基于“气分为三”广义脏气分类方法的肾气虚证探讨[J]
.四川中医,2016,34(2):33-35.
4
于东林,丁然.
从肾气丸的组成及功效谈气分阴阳[J]
.河北中医,2013,35(11):1652-1653.
被引量:3
5
储真真,王晓琳.
进补药物如何选[J]
.家庭医学(下半月),2017,0(1):14-15.
6
富晓旭,谢春光.
实则以寒热分阴阳 虚则以精气分阴阳[J]
.西部中医药,2012,25(3):32-33.
被引量:1
7
于东林,丁宝刚,王斌胜,孙喜灵.
从“气分阴阳”的观点探析阴虚的内涵[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1):8-9.
被引量:4
8
张波,王中琳.
“气分阴阳”与“气虚脉数”机理探讨[J]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4):139-140.
被引量:3
9
姜传田.
浅谈麻杏石甘汤临床应用经验[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7):146-146.
10
全国中医“脑心同治”理论与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J]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2).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