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以来浙江第三产业就业变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出处
《浙江统计》
2004年第11期8-9,共2页
Zhejiang Statistics
同被引文献10
-
1王春枝,吴新娣,郭计珍.中国第三产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统计,2004(6):26-27. 被引量:1
-
2王春枝,吴静.中国第三产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20(3):64-69. 被引量:22
-
3元方,苏青,杨凌,支海波.西安市第三产业就业的实证分析[J].科技导报,2005,23(7):56-59. 被引量:2
-
4刘辉群.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效应新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15(3):91-94. 被引量:10
-
5朱玥莹,蒋乃华.江苏省第三产业就业效应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4):18-22. 被引量:9
-
6雷淑伶,杜琼.内蒙古第三产业就业效应分析[J].北方经济,2009(18):63-64. 被引量:4
-
7李金叶,王军.新疆第三产业就业效应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5):1-6. 被引量:2
-
8赵农华.上海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劳动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2,19(2):51-53. 被引量:27
-
9赵建国.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实证分析[J].改革,2002(1):36-39. 被引量:43
-
10李媛媛.1978年以来广东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变动的实证分析[J].学术研究,2003(2):52-56. 被引量:5
-
1李建中.关于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几个问题[J].浙江经济,2009(4):25-27. 被引量:9
-
2李宇慧.我国就业变动对消费结构演变的影响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7(6):784-784.
-
3李小金.中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优化分析[J].商,2014(12):224-225.
-
4邴芳,王志敏.甘肃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J].甘肃科技,2016,32(6):6-8.
-
5李鹏.贸易开放、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变动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6,0(19):140-140.
-
6周兆芳.江西省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09,23(1):86-88.
-
7刘东东.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发展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1S):255-256. 被引量:3
-
8刘志增.台商投资河北成热点[J].乡音,1997,0(6):11-12.
-
9朱玥莹,蒋乃华.江苏省第三产业就业效应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4):18-22. 被引量:9
-
10汤韵,李非.试析台湾地区产业集聚及其变动趋势[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4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