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曹禺:中国现代话剧的突破与超越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曹禺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领衔地位 ,早已为世人所公认。但是 ,对他步向戏剧高峰的成因 ,评论界虽有所涉及 ,却并未有意作专门的研究。本文从思维方式、人物形象塑造、意蕴营构等方面 ,论述了促成曹禺构建中国现代戏剧丰碑的审美合力。同时 ,也对他后期创作失误的根源进行了探究。
作者
刘艳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
出处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76,共16页
Drama:The Journal of 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
关键词
曹禺
戏剧史
后期创作
中国现代
话剧
意蕴
超越
人物形象塑造
评论
审美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0
1
《天翼的信》(二)[J].汉口:人世间,1936,(1).
被引量:1
2
曹禺.《雷雨·序》,文化生活出版社,1947.
被引量:1
3
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和田本相同志的谈话》,见田本相《曹禺剧作论》370—37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被引量:1
4
曹禺.《自己费力,找到真理》[J].人民戏剧,1981,(6).
被引量:1
5
曹禺.《日出·跋》,文化生活出版社,1947.
被引量:2
6
宋剑华.
灵魂的毁灭与再生——《日出》新论[J]
.中国文学研究,1991(3):69-76.
被引量:5
7
曹禺.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J].剧本,1982,10.
被引量:16
8
张葆.《曹禺同志谈创作》[J].文艺报,1957,(2).
被引量:3
9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5页,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影印.
被引量:1
10
《苏联现实主义问题讨论集》,外国文艺出版社.198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4
1
俞春玲.
象牙的雕刻——略论曹禺戏剧的细部艺术[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1):65-67.
2
曹树钧.
戏剧文学专业怎样培养创作人才——关于编剧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
.戏剧艺术,2004(4):50-56.
3
谢柏梁.
曹禺悲剧艺术论[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5):54-58.
4
张时民,郑汉民.
媒体·叙事·本体:电影、小说文本比较论[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6):20-30.
被引量:7
5
杜正华.
论《原野》中的复仇意识[J]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1):25-27.
被引量:1
6
邹元江.
曹禺剧作七十年解读的困惑[J]
.戏剧艺术,2005(3):24-37.
被引量:10
7
王俊虎.
试论曹禺戏剧中的“非恶角色”[J]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4):59-61.
被引量:1
8
王锺陵.
夏衍的历史剧创作及其争论的理论实质[J]
.江苏社会科学,2005(6):186-192.
被引量:1
9
王锺陵.
夏衍话剧创作中的历史旋转[J]
.求是学刊,2006,33(5):107-116.
10
骆蔓.
论陈楚淮对新月派戏剧文学的拓展[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4):76-85.
1
曹赟,黄秀丽.
《白鹿原》研究述评[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7(5):49-50.
被引量:1
2
杨绍明.
“迎世博、世界华人摄影家看上海”[J]
.中国产业,2006,0(6):2-3.
3
创意或者纪录[J]
.大众摄影(上半月),2004,0(5):34-39.
4
王兵.
论《野草》人生哲学的突破与超越[J]
.鲁迅研究月刊,2008(2):47-52.
被引量:1
5
缪俊杰.
人物性格塑造的突破与超越[J]
.文学评论,1986(6):34-42.
被引量:2
6
李虻.
海顿《第101(时钟)交响曲》第二乐章结构分析[J]
.音乐生活,2014(8):20-21.
7
韩日新.
突破与超越──曹禺与洪深剧作比较[J]
.艺术百家,1994,10(1):29-34.
8
马宏基.
论《雷雨》对中国戏剧传统的突破与超越[J]
.东岳论丛,2007,28(6):53-55.
被引量:1
9
王嘉良.
从“窄门”走向“宽阔”——余华创作转型的“历史美学”分析[J]
.文艺争鸣,2008(8):122-126.
被引量:1
10
易寻思.
论日本艺术对凡高后期创作的影响[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9):62-62.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