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消费社会中的网络与比较文化问题
被引量:
3
Network and Comparative Culture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全球化时代,中西比较文学或比较文化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文化身份问题.文化身份不仅表明同什么比较,而且要求说明比较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在一个网络社会和消费社会中,政治经济问题已经逐渐掩盖了文化深层问题,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意义改写和立场挑战.
作者
王岳川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2年第3期3-13,共11页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关键词
消费社会
比较文化
中国
文化研究
文化精神
民族文化
文化消费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G122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1
Cheryll Glotfelty and Harold Fromm, 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6.
被引量:1
2
Jean Baudrillard, 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 Semioext(e), 1998, pp. 82-83.
被引量:1
3
J·希利斯·米勒,王逢振.
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J]
.文学评论,1997(4):72-78.
被引量:68
4
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序,第7-10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7
1
王卓慈.
从“叙述”到“注视”——文化研究中的语言迁移[J]
.黑河学刊,2004(5):94-95.
2
刘姣华.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与超越探究[J]
.作家,2011(6):177-178.
被引量:5
3
胡乔美.
关于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问题[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5):379-380.
被引量:1
4
崔少元.
全球化与文学教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探微[J]
.外语教学,2000,21(3):52-55.
被引量:113
5
王卓慈.
“读图时代”对文学的另一种诉求[J]
.小说评论,2004(5):93-96.
被引量:2
6
李俊.
文化研究与文学批评[J]
.当代文坛,2001(5):20-21.
被引量:7
7
赖大仁.
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研究文学?——关于米勒近期的“文学研究”观念[J]
.文艺理论研究,2004(5):65-72.
被引量:4
8
赖大仁.
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与文论:何往与何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与文论发展前景问题讨论述评[J]
.文艺评论,2004(5):4-11.
被引量:9
9
林树明.
性别诗学:意会与构想[J]
.中国文化研究,2000(1):109-115.
被引量:19
10
梁佛根.
世纪苍茫中的文论津渡[J]
.文艺理论研究,2000(6):40-48.
同被引文献
20
1
黄鸣奋.
电脑时代的文艺变革[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1):63-68.
被引量:11
2
欧阳友权.
论网络文学的精神取向[J]
.文艺研究,2002(5):74-82.
被引量:32
3
黄鸣奋.
女娲、维纳斯,抑或魔鬼终结者?——电脑、电脑文艺与电脑文艺学[J]
.文学评论,2000(5):77-86.
被引量:25
4
杨新敏.
网络文学刍议[J]
.文学评论,2000(5):87-95.
被引量:84
5
李夫生.
网络对文学本体的挑战及对策[J]
.理论与创作,2000(5):33-36.
被引量:13
6
杨新敏.
网络传奇:蔡智恒小说论[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1(4):49-53.
被引量:1
7
董学文.
科技进步与艺术发展矛盾关系断想[J]
.文艺研究,2002(1):18-22.
被引量:17
8
聂伟.
网络时代的文学:网络的,还是世界的?[J]
.中国比较文学,2002(1):22-28.
被引量:2
9
马歇尔·麦克卢汉 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81-289.
被引量:8
10
欧阳友权等.网络文学论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单继伟,雷华.
网络与比较文学媒介学研究的新空间[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6):68-72.
2
杜永军.
浅谈网络时代里的比较文学研究[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8):127-127.
3
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研究述评[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5):107-114.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张龙云.
网络文学批评及其价值趋向[J]
.东吴学术,2022(4):42-47.
2
张汝山.
简析网络文学娱乐至上的审美向度[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5(2):91-92.
被引量:1
3
陈平.
从网络文学进驻大学课堂谈起[J]
.作家,2009(8):139-139.
被引量:1
4
李自芬.
网络文学与文学本质[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36-140.
被引量:4
5
李颖凯.
从《老男孩》和《赢家》看中国网络电影的发展[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9):124-124.
被引量:3
6
瞿云婕.
解读网络穿越小说近年来的发展[J]
.文教资料,2011(3):21-22.
被引量:1
7
杨曙.
网络数字时代的电影本体与电影批评[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6-9.
8
杨曙.
网络数字时代的电影[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1,6(2):73-76.
被引量:1
9
杨曙.
网络数字时代的电影[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8(4):81-84.
被引量:1
10
邓楠,汤小红.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网络文学建设[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9):31-37.
被引量:1
1
徐友渔.
“国学热”的浅层与深层问题[J]
.博览群书,2009(11):4-8.
被引量:4
2
贾春峰.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的八个深层问题[J]
.学术研究,2001(2):27-30.
被引量:1
3
苏音.
都市人明天谁在当工人[J]
.优越生活,1998(5):6-8.
4
王岳川.
中国九十年代话语转型的深层问题[J]
.文学评论,1999(3):71-79.
被引量:25
5
郭瑶琴.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化战略选择[J]
.中州学刊,2001(5):66-68.
被引量:2
6
孟建,钱海红.
公共关系视野下的中国软实力建构——“国家软实力建构和中国公共关系发展高层论坛”述评[J]
.新闻大学,2007(2):75-76.
被引量:6
7
张喜华.
在跨文化对话中比较中西文学的异同——评高旭东《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J]
.山东社会科学,2006(10):159-159.
被引量:1
8
杨浡伟.
观澜而索源 反本而弥新——曹顺庆文学理论研究述评[J]
.东方丛刊,2009(3):16-30.
被引量:2
9
彭岚博.
从东汽“人和”文化看人和与效率的辩证关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88-88.
10
阿列西.艾尔雅维克,高建平.
眼睛所遇到的……[J]
.文艺研究,2000(3):140-149.
被引量:15
中国比较文学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