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企业剩余产生的各生产要素贡献和分配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企业剩余 (利润 )不是单一生产要素的收入 ,而是各生产要素的共同收入。不同的要素按其稀缺程度及边际生产力状况 ,对企业剩余的产生有不同的贡献率或边际收益 ,因而不同的要素的收入份额也不一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产权制度来实现的。现代企业制度事实上已允许管理、技术和劳动等要素一定程度上以一定方式参与利润分配。
作者
郭正模
机构地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天府新论》
2005年第1期47-52,共6页
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关键词
企业剩余
利润
生产要素贡献
分配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08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9
1
陈恕祥,杨培雷著..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295.
2
克拉克.财富的分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3.3、6、71、120、127、137、122、166、133、154.
被引量:6
3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被引量:3
4
茅于轼著..择优分配原理 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329.
5
萨缪尔逊.经济学(上、中、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被引量:1
6
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被引量:77
7
王振中,裴小革.
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及其发展依据[J]
.经济研究,2002,37(6):69-76.
被引量:24
8
谢康,陈禹著..知识经济思想的由来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07.
9
周鹏,张宏志.
利益相关者间的谈判与企业治理结构[J]
.经济研究,2002,37(6):55-62.
被引量:103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周其仁.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
.经济研究,1996,31(6):71-79.
被引量:2171
2
张维迎.
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
.经济研究,1996,31(9):3-15.
被引量:1549
3
崔之元.美国二十九个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J].经济研究,1996,(41).
被引量:104
4
理查德·R·纳尔逊 悉尼·C·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被引量:7
5
青木昌彦 奥野正宽.《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被引量:31
6
玛格丽特·M·布莱尔.《所有权与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被引量:2
7
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第384页,第394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被引量:6
8
肯尼思·阿罗:《信息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被引量:3
9
自汪丁丁.《自由人的自由联合》,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被引量:1
10
植草益,2000.《日本的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证的前沿》,经济管理出版社.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08
1
连建辉.
“管理者控制权”重探——管理者与企业剩余控制权的配置[J]
.财经科学,2004(4):37-41.
被引量:19
2
向君.
试论国有批发商业的营销模式创新[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18(2):100-102.
3
陈建新.
网络型组织创新能力分析[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6):64-66.
4
郑兴山,石金涛,郑德渊.
基于实物期权的经营者价值评估和报酬机制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4,12(z1):191-196.
被引量:1
5
后小仙,徐永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中的政府经济功能[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5):27-29.
被引量:1
6
罗跃龙,况漠,余治平.
基于参与资源替代成本的剩余安排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39(4):503-506.
7
李尚骜.
跨国合资的技术偏向性与经济增长[J]
.财经研究,2010,36(5):40-53.
被引量:2
8
周小军.
利益相关者与资本结构研究综述[J]
.财会通讯(下),2011(2):116-118.
被引量:2
9
刘琳.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前沿问题探讨[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111-114.
被引量:7
10
杨鲲鹏,梁磊.
企业创新的文化影响模式分析[J]
.南开管理评论,2004,7(4):94-98.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10
1
龚敏,严若森.
“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质疑[J]
.经济研究参考,1999(75):40-41.
被引量:2
2
闫岚岚,王志华.
人力资本股权化探讨[J]
.经济师,2005(2):131-131.
被引量:6
3
罗荣桂,张光明.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委托-代理模型及风险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362-365.
被引量:18
4
潘成安,胡汉辉,周晔.
基于博弈论的知识型企业激励问题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5,13(3):108-114.
被引量:21
5
刘扬,王绍辉.
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 共享经济增长成果[J]
.经济学动态,2009(6):59-62.
被引量:25
6
陈萍.
最低工资法、集体协议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J]
.财经问题研究,2009(8):90-95.
被引量:15
7
杨俊宏.
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的几点思考[J]
.探索,2009(5):104-108.
被引量:19
8
李稻葵,何梦杰,刘霖林.
我国现阶段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下降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30(2):13-19.
被引量:64
9
韩金华,李忠华,白子芳.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演变轨迹、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2):63-68.
被引量:24
10
张延波.
经营者知识资本权益研究[J]
.会计研究,2002(7):25-3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5
1
杨刚,赵静杰.
核心员工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方案构建[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3):33-35.
2
杨刚,赵静杰.
核心员工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方案构建[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39-42.
3
杨刚,赵静杰.
我国高科技企业知识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方式选择[J]
.改革与战略,2008,24(6):149-151.
被引量:2
4
杨刚,赵静杰,曾惠永.
企业治理结构与知识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J]
.科学决策,2008(11):139-140.
被引量:2
5
郭正模.
“共享发展”理念下企业层面的分配与三方利益分享机制探讨[J]
.决策咨询,2018(2):1-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兆国,刘晓霞,邢道勇.
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中国软科学,2009(1):122-133.
被引量:72
2
王雷.
生产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国内研究述评——基于1999~2010年中文文献的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12,31(5):19-27.
被引量:2
3
张翔,王璨.
国内科技企业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分布及热点——基于共词分析法[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14-19.
被引量:1
4
庄子银.
数据的经济价值及其合理参与分配的建议[J]
.国家治理,2020(16):41-45.
被引量:21
5
韩春伟.
政府补助、企业经营和人民获得感——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4):17-23.
被引量:2
1
黄家骅.
中国居民对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贡献透析[J]
.经济师,2000(2):8-10.
2
蔡继明.
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等于剥削[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7(1):49-54.
被引量:13
3
沈时伯.
如何理解生产要素贡献的内涵[J]
.商业时代,2005(15):17-18.
被引量:1
4
裴小革.
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不是西方的生产要素价值论[J]
.政治课教学,2003(8):35-36.
5
柏培文,孟宪忠.
新企业剩余分配理论在三个纬度上的发展[J]
.求索,2005(8):5-7.
被引量:4
6
沈卫平.
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辨析[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5):29-33.
被引量:18
7
刘炳福,王丽,魏新玲.
论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思想[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9(4):104-106.
8
蔡继明.
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等于剥削[J]
.学习论坛,2002,18(1):10-13.
被引量:8
9
吴光炳.
关于搞活国有经济的几个问题[J]
.财经政法资讯,1996,0(3):11-13.
10
李胜利.
论生产要素贡献的科学评价[J]
.经济问题,2005(3):8-10.
天府新论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