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主体性道德教育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以受教育者自主性为基础,致力于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开发,以促进人的道德主体性,发展人的主体道德人格为目标的活动。它是道德主体性的内在要求,是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推行主体性道德教育急需转变道德教育观念、改进道德教育内容、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
作者
邓清华
机构地区
涪陵师范学院社科部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1期97-99,共3页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主体性道德教育
受教育者
道德主体性
素质教育
道德人格
自主性
道德需要
标的
本质要求
必然要求
分类号
C913.9 [经济管理]
G641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39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杨淑萍.
论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内在原因[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4):118-120.
被引量:19
2
潘玉腾.
现代思想道德教育要发展人的主体性[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34-39.
被引量:14
3
鲁洁.
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
.教育研究,2002,23(1):3-9.
被引量:209
4
(德)福禄培尔(Froebel,Friedrich)著,孙祖复.人的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杨大春.
超越现象学——列维纳斯与他人问题[J]
.哲学研究,2001(7):54-60.
被引量:33
2
潘懋元.
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两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学校德育建设》序[J]
.高等教育研究,1996,17(2):51-52.
被引量:58
3
杜威著 孙有中等译.新旧个人主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102.
被引量:21
4
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49、107.
被引量:107
5
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被引量:32
6
福禄倍尔.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0..
被引量:4
7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被引量:4
8
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99—200.
被引量:10
9
瞿葆奎,钟启泉.教育学文集*日本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49.
被引量:1
10
马克思恿格斯全集(2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12.
被引量:1
<
1
2
>
共引文献
239
1
储招杨.
走向幸福生活:新时代我国德育目的生活化取向的实现进路分析——兼论新加坡德育目的对我国的启示[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2(2):100-106.
2
高德胜.
爱与超越——鲁洁先生教育思想的两个关键支点[J]
.全球教育展望,2021,50(12):19-31.
被引量:4
3
闫闯.
后疫情时代灾难化思维的教育干预——兼论新冠肺炎疫情下灾难化思维的发生与后果[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0(1):268-285.
4
向术溯,程红艳.
学校教育“麦当劳化”及其超越[J]
.教学与管理,2020,0(1):1-4.
被引量:5
5
陈富国,陈付龙.
论伦理视角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2):110-114.
被引量:2
6
唐彰新.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问题归因[J]
.现代企业教育,2006(20):44-45.
被引量:2
7
刘丽惠.
中国传统道德的生成路径及其启示[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1):57-59.
8
朱观明.
从陶行知的师生观看新时期的师生关系[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16(2):70-74.
被引量:3
9
杨淑萍.
论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内在原因[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4):118-120.
被引量:19
10
叶燕.
论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提高[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6):168-170.
被引量:5
<
1
2
3
4
5
…
24
>
同被引文献
20
1
肖川.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概念与特征[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23-28.
被引量:96
2
林仁杰.
试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特征和方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7):273-275.
被引量:7
3
蓝江.
主体性德育的哲学悖论[J]
.理论学刊,2005(8):72-75.
被引量:9
4
黄映芳.
论转型期道德教育的哲学定位[J]
.浙江学刊,2006(1):204-206.
被引量:1
5
王晓宏,魏荣.
关于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98-101.
被引量:3
6
陶照智,江传月.
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依据和意义[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6-20.
被引量:5
7
许辉.
试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1):101-102.
被引量:1
8
房玫.
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视角[J]
.学术界,2007(2):164-167.
被引量:5
9
王洪席,郝德永.
主体性道德教育:意蕴与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5):81-83.
被引量:6
10
[德].康德.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68页.
被引量:2
<
1
2
>
引证文献
1
1
王敬华,于美玲.
国内主体性道德教育研究现状述评[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2-15.
1
袁雅莎.
论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1(3):105-107.
被引量:12
2
孙衍明.
加强对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
.石油教育,2008(5):92-94.
3
沈雪林.
探究实践中育德 多方融合中发展[J]
.思想.理论.教育,2002(7):16-18.
4
张军.
主体性道德教育——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思考[J]
.科教导刊,2010(12):118-119.
被引量:1
5
郑纯开.
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建构[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2(10):28-29.
被引量:1
6
王义连.
浅谈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新策略[J]
.职业,2008,0(6Z):76-76.
7
郭艳利,吕云荷.
浅析研究生德育方法及其系统建构[J]
.中国电子教育,2005(2):65-68.
8
程善峰.
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的几点思考[J]
.江西教育(管理版)(A),1998(6):18-19.
9
石丽娟.
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策略[J]
.宁夏教育科研,2009,0(3):29-30.
被引量:17
10
李积云.
高职院校主体性道德教育探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10(8):166-166.
<
1
2
>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詹思延
宫建
杜文民
王大志
张书瑜
王大猷
孙凤
王永铭
李德爱
相关机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复旦大学药学院
相关主题
药物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