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M期35-38,共4页
Bulletin of Mathematics
同被引文献5
-
1张雄,李得虎.数学方法论与解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7-210. 被引量:3
-
2余志英.不等式的证明方法[J].数学教研,2000(04):97-98. 被引量:1
-
3王尚志,胡凤娟,张思明,王铮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位和教学建议[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2009(1):3-5. 被引量:1
-
4万平方.在不等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0(7):43-45. 被引量:2
-
5杨克昌.一个带参数的分式不等式及其应用[J].数学通报,2004,43(1):29-30. 被引量:9
-
1田华.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求解策略[J].第二课堂(A),2007(1):34-35.
-
2马继武.解析不等式恒成立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8):46-46.
-
3袁海丽.大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3(S1):166-167. 被引量:1
-
4陈文斌.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浮力相关知识的教学分析[J].文理导航,2017(11):42-42.
-
5陈健.高中数学变量代换解题方法分析[J].黑河教育,2015(12):48-49. 被引量:6
-
6蔡贵明.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09(3):100-100.
-
7韦柏桦.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J].神州,2013(33):128-128. 被引量:1
-
8武雨欣.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总复习阶段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6,0(29):118-118.
-
9李满.浅谈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1):57-57.
-
10王春波.试论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方法[J].科学中国人,2016(12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