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被遮蔽的传统——早期新诗理论的形式观念管窥
Tradition Underly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rly New Poetr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伍明春在对"五四"后新诗理论中有关形式观念的分析清理中,考察了古代诗歌传统对新诗形式潜在的影响,从一个侧面描述了新诗被遮蔽的传统.
作者
伍明春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生
出处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8-11,共4页
Journal of Zhanjiang Normal College
关键词
新诗理论
传统
遮蔽
形式
对立
展开
观念
模式
争论
本质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李娜.
文章千古传 得失寸心间——俞平伯早期新诗理论简析[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32(11):90-92.
2
赵晓菲.
小议新时期小说形式观念的演变[J]
.青年文学家,2012,0(14):229-229.
3
刘明远.
运动形式是物理教学的主线[J]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1995,8(2):205-207.
4
熊辉.
五四译诗与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确立[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3):30-34.
被引量:12
5
张方.
语言的文学观——中国古代形式批评初论[J]
.古典文学知识,1994,0(3):112-113.
被引量:1
6
何休.
新诗理论的开拓和周作人的新诗主张[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71-81.
被引量:2
7
钱振云.
新时期文学形式观念的变迁[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09,30(S1):82-83.
8
傅宗洪.
熔铸中西“通”中求“变”——读《中国现代诗学》 l[J]
.中国图书评论,1994,17(2):88-91.
9
莫海斌.
闻一多早期诗论中的双重形式观念[J]
.江汉论坛,1999(12):68-71.
被引量:1
10
苏保华.
论中国古代艺术散文审美形式的历史形态[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1):51-55.
被引量:1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